蔡茂友《春江游鱼图》系列作品赏析
蔡茂友《惠风和畅》180x48cm
不同类型的画家作品显示出不同的审美风格。蔡茂友是水墨花鸟画家中的另类,他对生活总是充满着激情,又因此有创作的热情与期待。他笔下的水墨牡丹不用说,那是其“墨分千层”心境写照;再如盛世荷风、一鸣雄鸡、茂林修竹、吉祥仙鹤等意象相生;那么春江游鱼当另有一番趣味,情之所至。画家作画多以感知性情而为,古往今来,画坛不乏善于画鱼的高手,中国美术史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绘、先秦帛画以及汉代的画像石、鱼瓦当上,都已有鱼形图像;五代后唐时,有袁羲善画鱼,能“穷其变态”;宋时有徐白、徐泉、徐易等人专门画鱼,元、明、清三代也都有以画鱼而著称的画家。宋徽宗时编撰的《宣和画谱》将中国的绘画题材分为十门,鱼龙名列其中,可见宋代皇室对鱼的喜爱。在画鱼名家中,风格奇崛、最具个性色彩的当属“清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画鱼造型简括夸张,显得怪诞,表现出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个性,再有郎世宁、恽寿平、刘奎龄、齐白石等画鱼大家。
蔡茂友《鱼在深泉》180x48cm
蔡茂友新作《春江游鱼图》系列作品,不离视像,但更偏印象。由于艺术审美的长期修炼,他的印象更多的是画家特有的观察的意象,是若有若无的情象与心象。如同进入一个春江水暖鱼的世界,一尾尾活泼泼的游鱼扑楞楞在身边搅起涟漪,充满自然清新的生活气息。这些鱼儿或如情侣漫游,或如老友恳谈,或大片游鱼排山倒海直下江湖。
《春水鱼嬉图》、《春江水暖》、《喜乐平安》等,一幅幅作品取法自然,笔墨酣畅,给人亲切欢愉的艺术享受。他的每一件作品的构思、造型、用笔、设色、预期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他都要结合生活观察,三番四复的推敲,方才下笔,从不轻率从事。他所创每幅作品,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高度的艺术性。
因此,绘画不仅要承接古人,且还需师法自然。蔡茂友画鱼,自然而然,率直轻松,展示内心的欢悦,如听轻音乐一样,展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展现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感悟。画作甚至带有淡淡的禅意,而特别注重审视自己的心灵,追求禅宗所说的对“道”的体验。相比较严谨写实的画家而言,他的水墨花鸟造型自由随性,因为随性反而更能得来空灵清幽的感觉;他的画则很容易辨认,你不必去寻找一种特定的形象,只要细细品味其中的画意就可以了。他画鱼在一些局部、一些细节、一些一角半边的结构中呈现色彩、构成,乃至水色的透明、洁净、渗化与朦胧,成为蔡茂友画鱼独特的手法。他所要的笔墨是轻松的,画面是空灵的,意蕴是沉静的。
他有一幅作品画的是《春风十里不如见你》,淡墨数笔,勾勒如山石般的游鱼形象,水在那里呢?空白纸上本来就无形无迹可以追寻,“你在何处?”出自观赏者的领悟,必出自能知觉的心灵。再看画中游鱼之间巧妙安排了几片飘落的桃花,虽占画面比例很小,但是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视觉,鱼游花动就像游弋在幻想世界中一般,也可以把它们直接看作画家思想的符号和语言。正因为如此,蔡茂友认为,写意之境要实现物象的外形为自己所用,把心中之意写出来,更容易抓住其内在的精神,得到其包涵的意境。他的作品往往不是对常人关注的完整花鸟或场景的再现,而是他吸收书法中的章法布局画面,尤其是以草书创作的结构间架中设计画景。
如作品《春水鱼嬉图》,游鱼与水草相间律动,画面构图如欣赏一幅草书,他不仅把激情散发在鱼和水草点画线条中,而且把激情释放在读者的整个视觉空间里。这幅作品整体布局奇妙,鱼与水草的造型运笔节奏有快有慢,快慢结合,快速中有节奏,有节制。深入细究整幅作品笔法心平气和,起按点画笔法洋溢着缕缕清醇气息,画到鱼尾部时,因为笔上的水份已减少,用笔可以加快一点,这样会出现一些“飞白”,更能增加尾部的动感。可谓赏其画,如见书家挥毫。
欣赏画家笔下的《喜乐平安》,描绘水中游鱼,他首先画出鱼的背部和尾部的基本动势,笔的形态应呈扁圆形。笔上的墨分浓、淡两面。充分利用毛笔上下含墨量的不同,自然生动地表现鱼特有的质感。或成群穿波,或横流而过,水上花叶缤纷,水下藻荇飘荡,再有简单数笔即描绘了小鱼群嬉戏游玩的活泼姿态,呈现出蔡茂友如诗的画境。
绘画中以鱼入题,美学内涵不外乎二:一取其吉祥之意;二取其自由的象征。蔡茂友创作了一系列类似的作品,如《春游上国》、《一江春水鱼自得》、《一团和气》等等,他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鱼”的美好意象,以及追求向往生活富余、安定的心理,而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鱼悠游自在,是精神自由的象征。画家不仅把空灵和凉爽清雅的感觉画下来,而且把春风春江搬上画面,他全身心融入自己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他创作时可以很轻松地把自己的心境、情绪控制在一种自由空灵的境界,画面上游鱼自然流泻的感觉都是出自他心灵的深处,在这样的作品中,一切芜杂的意念都将平静于画里画外的“大自在”之境,由此可见,蔡茂友笔下之鱼必将自由畅游得更远。
蔡茂友《和气致祥》180x4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