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与文化”第三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宜都举行
2018年5月26日至27日,以“线路与文化”为主题的宜都、五峰、鹤峰、石门第三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宜都市举行,8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宜红文化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
研讨会上,湖北宜都、五峰、鹤峰和湖南石门四地共同签订《宜红古茶道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书》,将携手推进宜红古茶道线路遗产文化内涵挖掘和保护利用。四地约定,建立“宜红古茶道”保护利用协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成立“宜红古茶道”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参与“宜红古茶道”研究;联合制定《宜红古茶道保护条例》,形成合力对“宜红古茶道”线路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同时,在“宜红古茶道”对外宣传,保护核心区、控制区和缓冲区划定,重要遗产点确认,成立“宜红茶文化研究基金”,编制“宜红古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以及“宜红”品牌标识的设计使用等方面,均联合推进。
走在雨后湿滑的茶道上,两边灌木丛生,青石板不再平滑,几百年前驮着茶叶的骡马队伍仿佛在眼前重现,茶贩的吆喝和石板上的马蹄声就在耳边。国务院参事、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嵩龄说,宜红古茶道宜都境内的遗存点具有完整性,十分有代表意义。同时,它也见证了封建社会末期宜红茶从纯手工制作,到半机械化制作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重要国际商道,从福建崇安、湖南安化等重要茶叶产区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8省区,经蒙古国进入俄罗斯,被称为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之后继续延伸至中亚和欧洲,全长1.3万多公里。
宜红茶是我国三大红茶之一,穿越宜都、五峰、鹤峰、石门等地的“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宜红茶复兴及茶区各族人民经济文化进一步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