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赵构《千字文》

时间:2015年04月25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气韵生而神意连——赵构《千字文》

  赵构(1107—1187),字德基,为徽宗第九子。金兵入侵中原,徽钦二宗被掳,赵构继位,是为高宗,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高宗在位36年,政治上昏庸无能,偷安忍耻,毫无政绩可言,但是他在书法史上却以其卓有建树的书作为自己立下了一块硕大的纪念碑。

  赵构书法清秀古朴,有六朝遗韵,结体运笔皆有法度。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说:“高宗善真行草书。无纵其能,无不照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骨,自成一家。”赵构对自己的书法颇为得意,在其著作《翰墨志》中自诩:“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可见他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赵构《千字文》
赵构《千字文》

  赵构遗世之作不多,有现藏上海博物馆的《草书千字文》,《三希堂法帖》中的《千字文》、《洛神赋》、《付岳飞敕》及《徽宗文集序》等。这里所选取的是他的行书《千字文》墨迹。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赵构《千字文》
赵构《千字文》

  《千字文》是历代书家极为喜爱的书法文本,其中数智永的《千字文》为权威,而赵构的《千字文》正是在悉心临摹智永《千字文》的基础上的一次再创造。可谓骨气深隐,神采飞扬,精能之至,返造疏淡。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赵构《千字文》
赵构《千字文》

  在用笔上,此帖真正体现了提按顿挫、轻重疾徐、取势逆入、中锋行笔的法则。特别是以楷书作行书,以行书之笔作楷书,称得上是独具一格。整篇看去,字字显得平正和美,外秀内劲。如“训”、“奉”、“母”等,为楷书乃以行书为之,而“伯”、“怀”、“友”等,为行书却以楷法书之。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赵构《千字文》
赵构《千字文》

  《千字文》在结体上,字体时大时小,因章法而异。长字瘦削,短字轻盈沉稳,体现了笔画搭配的严整和内在的力感。如“夫”,淡淡四笔,飘飘洒洒又有机结合,似出无意却在无意中表现出书家点画安排独到的理解。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赵构《千字文》
赵构《千字文》

  在章法上,《千字文》是疏放而严密,对比分明,相映成趣。行距的宽松和字距的紧密的对比,使得字与字之间的过渡气息通畅自然。两字之间绝无游丝或连笔,字体长短、粗细、轻重的对比恰到好处,整个书作显得飘逸,气韵生动,神意相连。特别是全篇隔一差二地安排偏肥浓重的字体,起到了稳定全篇、控制飘忽摇摆的奇效。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