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4讲:李阳冰《城隍庙碑》
从象形到言志的飞跃——李阳冰《城隍庙碑》
《城隍庙碑》
李阳冰(约720-780),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至将作少监,人称“李少监”。李阳冰工于文赋,受益于其族叔李白。李白晚年是依靠李阳冰而生活的。李白谢世后,阳冰便搜集李白的诗文,编纂成册,并为之作序。阳冰精于书法,尤其是对小篆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造诣,使早已被人遗忘的小篆在他手上得到了再生。据传,颜真卿写碑差不多都要请他来写篆额。早年,李冰阳专门研习李斯的《峄山刻石》,心领神会,后又学习孔子《吴季札墓志》,得其真谛,并且将其所得融汇贯通,自成风格,创造了圆淳瘦劲、森利豪爽、龙盘虎踞、酣畅飞动的小篆,极大地完善和发展了秦篆,实现了秦篆变革的飞跃。对此,李阳冰自己也颇为得意,曾说从李斯之后就是他自己,“曹喜、蔡邕不足道也”。谈起自己学书之道,李阳冰更是津津乐道:“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嘴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有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者矣。”李阳冰就是这样向自然学习,于万物之中得灵气、得神韵,超越前贤而独树一帜的。
《城隍庙碑》
前人对李阳冰评价较高。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篆书大者,惟有少温《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尤为楷则。”刘熙载的评价颇有见地,他说:“李阳冰篆活泼飞动,全由力能举其身。”朱长文则把其篆书列为神品,原因是“观其遗刻,如太阿、龙泉横倚宝匣,华峰嵩极,新浴秋露,不足为其威光峭拔也”。
李阳冰遗世书作一律为篆书,大致有:《三坟记》、《怡亭铭并序》、《城隍庙碑》、《栖先茔记》、《书谦卦》、《庾贲德政碑》和《滑台新驿记》,其中以《城隍庙碑》最为著名。
《城隍庙碑》即《缙云城隍庙记》。唐乾元二年(759)刻。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唐令李阳冰在城隍庙求雨成功,迁庙而祭祀一事。原碑已失,北宋宣和五年(1123)吴延年重刻。石碑上圆下方,高五尺三寸,广三尺五寸,碑文篆书8 行,每行11 字,末行9 字,字体瘦长,字高不足三寸,宽二寸余。重刻碑下半部已风蚀削落。碑现存浙江缙云县。
此碑笔法瘦硬纤巧,伟劲飞动而形神兼备。在用笔上,以瘦劲的圆笔取胜,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深沉的韧性和爆发力,拓宽了圆笔细笔的表现力,可以说是对篆书的极大的完善。如附图中的“隍”、“庙”等。
在线条的勾划上,李阳冰极尽变化之能事,打破了《秦始皇刻石》的整齐划一、匀称排列的方块结构,代之以流动、飘逸的线条和方圆并举、参差错落的不规则“构图”,使篆书带有草书的韵致,从而使篆书不仅仅停留在象形,而主要是言志、抒情,有一种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诗的意境。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上一篇:朱农:表现主义——一个及时到来的使者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