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章浅议杨炳云书法艺术

时间:2014年04月08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返回古典  写出自己
——浅议杨炳云书法艺术
孙国章

    早就听说市委宣传部有个杨炳云,书法不错,但一直未见真容。后来他到了文联工作,可惜我那时已“隐于山林”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他办公室去,看到挂在墙上一些他刚刚写就的书法作品,让我眼前一亮。当时就有写一点文字的冲动,但未敢造次。2010年他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了颇具规模的个人书法展,我去看了。归来,我想了很多。我不是书法中人,况书法艺术奥妙无穷,还是不敢试水。

    这以后,我邂逅了“返回古典”这一颇有历史针对性的理论,对我启发很大。于是,我想到了文学,也想到了书法。

孙国章浅议杨炳云书法艺术
杨炳云书法

    杨炳云的书法之路,就是一个不断亲近古典返回古典的求索过程。他从书法的源头起步,全神贯注地读碑临贴,对篆隶真草皆有涉猎,且用心揣摸。他知道,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所以,他每每临池涂抹,在一撇一捺、一横一竖的历练中,体验着笔和墨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他又十分关注整体布局的韵律和节奏,对书法的线条美和空间美,在一颗赤子之心的引领下,一步步逼近书法艺术的真谛。

    杨炳云的书法作品,大多选择文学史上豪放派的诗词。他不是机械地书写,像匠人似的毫无生命活力,而是充分发挥艺术主体的能动性,走进诗作的内部,同那些古代圣贤在灵魂上相逢,壮怀激烈,慷慨悲歌。我尤喜他的草书《满江红》(岳飞),笔下奔蛇走虺,纸上一片云烟,生动地再现了岳飞那“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的勃勃英姿。书法和诗词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奔泻出书法家内在的一种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灵魂在场的书写,使杨炳云的书法远离了干瘪和平庸,赢得了丰富而高雅的艺术品格。唐太宗李世民在盛赞王羲之书法的同时,严厉地批评了那些奴仆式的写字匠人,他说,他们的字势疏落瘦削,像严冬的枯树;再看他们的笔画很拘束,宛如生活在严厉刻薄人家的营养不良的奴仆;他们的字就像早春的蚯蚓,晚秋僵死的蛇。没有丝毫的生命力,而一点也不自由自在(大意)。李世民当年这些一针见血的批评,难道不值得当下书坛的人们清夜扪心吗?

孙国章浅议杨炳云书法艺术
杨炳云书法

    所以说“返回古典”, 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回归,重要的是要回归到万物有灵的自然,回归到生命的根部,像婴儿一样的纯粹和本真。不可否认,在书法的初始阶段,确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如传递文告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书法的逐渐成熟,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纯美的艺术形式,供人们欣赏玩味的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历代书家们都从自身的艺术追求出发,创造了多种多样别具一格的美,明珠似地闪亮在书法历史上。褚遂良的妩媚清丽,颜真卿的浑厚凝重,张旭和怀素的书法舞蹈,柳公权楷书的书法建筑,让我们倾心不已,心向往之。眺望着先贤们的背影,一种从心底升起的敬畏油然而生。所以对当下书坛那些把书法异化成升官发财工具的伪书法家们,我一向是不屑一顾的。

    杨炳云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以沉静的心态,在商品化的语境下逆流而上,从容地返回古典。他不单单在笔墨线条,空间结构这些艺术手段上去潜心学习,同时对书法的艺术精神也有自己的感悟。他说过“写书法不要十分进去”,他常常选择离开。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不十分进去”就是不要被传统所拘囿,选择离开就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审视传统。正是在这种既进入又离开的双向运动中,他体悟到了书法艺术的奥妙和魅力,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写出自己。

孙国章浅议杨炳云书法艺术
杨炳云书法

    杨炳云能够写出自己,我想大致来自他两方面的资源。一是生活。他从小生长在农村,恬静的自然山水和质朴的田园生活,成为他健康成长的人生底色,艺术的幼芽在一片沃土中萌绿。仿佛是天籁,孩提时代的他,就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他身披戎装,成了卫星发射基地的一名军人。他体验过卫星上天的豪迈,感受着大漠落日的壮美。民间生活的经验,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象,唤起他诸多灵感。转业后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积累了有别于民间生活的经验,历练着他的灵魂,拷问着他对美与丑、善与恶的人性立场,使他的书法艺术在省视人生的过程中寻到了一块弥足珍贵的人格基石。二是读书。他在用心聆听书坛前贤谆谆教诲的同时,还游走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他写过很好的散文和报告文学,在别一种领域里汲取营养,丰富着自己。正是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再加以聪慧的天赋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使他的书法艺术日臻成熟,形成了豪放、潇洒、灵动的风格。它是传统的,也是炳云自己的。

    风动云动我不动,天转地转我不转。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失范的时代里,炳云背过身去,在返回古典的路上神态自若,持守着永恒的艺术精神,真是难能可贵。从韦辛夷的文章中,得知炳云先生正迷恋于泰山摩崖石刻金刚经的读写,很为他高兴。我想,这将会通过禅性这个精神中介,涤除名、权、利等许多世俗杂念,赢得一双慧眼,使书法艺术“复归于朴”,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把根留住。

                               2011年7月2日完稿于济南三径。

    注:作者系原济南市文联副主席、《当代小说》主编,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教授。1943年生,本文原载于2011年8月30日大众日报,2011年10月12日中国书画报,2011年第8期《当代小说》等。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