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时间:2014年03月17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首个微信个展》——王轶琼微信个展于2014年3月15日9:30-17:30亮相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中央。

    2014.3.15.10:00进入美院美术馆展厅。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安全降落

    我以一名观众的身份买了一张美术馆的门票,进入央美美术馆的展厅,开始我今天的“微信作品个展”。早晨的展厅已经比我早来了不少人,上午看展览是一件轻松、奢侈的事。空间里有一股美术馆特有的气息和气味,和一些奇怪的声音,这很正常,没有声音的展览在国外到处都是,你喘气重都觉得对不起他们。为什么?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李柏含xx電下 :再造个艺术家。)

    阅读展览有的时候会很愉快,有的时候会很烦躁,愉悦是因为对方简单,烦是因为对方严重地挤压了你,你的思维习惯,你多年以来一直努力坚守的东西和理念。豁然发觉错了或糊涂了,你真是很烦,今天的展览会让你越来越觉烦,因为很多概念是错位的,拍脑门想着怎么转弯。

    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总是有它特定的立场和姿态,不会因为你的立场、习惯和想象它就轻易下嫁,它的眼镜长在眉毛上。进入它的系统是非常难的。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作为立场》恰恰说明了“微信展”是和这样的系统既冲突又平行的形式和态度,这是微信这种渗透力的立场和作为。作为立场意味着这个东西和事件已经固化或即将被摧毁。越狱和翻墙这种方式作为事实的呈现,预示着每个系统内部都有极大的空间和缝隙,进出原来都是自由的。没有人会拦你,是因为你不想、不愿或者懒惰就不去跨过了。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高山流水之父 从大老远来展厅看展览,希望找到我的作品和我,当时我正在一个挡板后面写微信,他不太容易看到我,但我们一直再微信联系,在展厅的现实互动和微信互动同步,但相互都看不见。我回答@高山流水之父 :你能看到我,为什么非要看到我?@高山流水之父答:“游走中很多思想的粒子已经拥抱,见与不见都在一起了!当下!”)

    这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在学院体系内部自我循环的腐朽的展览,隆重、严谨、讲究、规格,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个足可以自圆其说的展览理念、理论依据和解释权。问题是这样的一个耗费大量资金和精力的展览来的太晚了。

    它既不符合中国目前现实对这些作品的需求,也不是最前沿的当代艺术的结果。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几乎没有一件作品可以真正和现场的观众互动。其中的一两件看似可以互动的作品,又有些象幼儿园的互动玩具,可能它不应该算在这样一个看上去以学术作为支撑的的一个双年展的的互动项目吧,如果,这样去理解的话,第一有可能有辱策展人智力水平,二是也会低估观者的智商。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这个展览在美院正合适,因为学生要看,因为教学也需要,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混合,当然,现代主义要多一点,而且是极成熟的现代主义作品。装置作品的产生是对架上和整个展厅概念的反动。装置改变了美术馆展厅对作品的压制和限制。它可以反过来改造甚至破坏展厅已有的形态,所以,装置在解决空间结构和关系时,也解放了艺术家。

    但是越来越多的装置成为了空洞“有物”,但是并无实际意义的“摆设”,这也是可能装置艺术的意义和使命的将被终结。因为这种装置被各种时尚、产品、和娱乐节目的假借和挪用成为了他们的“装置“时,装置的意义已经被肢解和消灭,装置是那个时间和事件的过程、框架、和结构,这个时候的“装置”在被使用。装置本身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起码没有任何哲学意义。

    装置的死亡还在它的“假”、“大”、“空”和“莫名其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的双年展都是以装置现场的视觉和思想的力度引爆和引导了所谓双年展的革命。后来,装置越来越成为一个“装置”,一个摆设,一个样子,或者工艺品。

    那些装置还有什么意思呢?

    路易•阿尓都塞说,空间的形成本身就是压迫人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空间反过来让人觉得是意味深长和还可以是不讨厌。

    所以,一个不好的装置在美术馆的空间展出是及其无聊的。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九根针:所以"装置艺术“做为一个现代主义成份居多的艺术样式,我们不是要研究让其语言如何纯粹,做出地道的适合于西方语法根基的装置艺术,也不是用水墨、书法、文字、宣纸、水、瓷、丝绸等中国材料来做地道的装置艺术,更不是用声光电、多媒体、综合材料等等来表达东方意境和符号语义,这些都错了。)

    大型集装箱在美术馆展览是无聊的,几个大型的这个东西费油拔蜡运到美术馆的面前,然后在小心翼翼的把它吊运到美术馆的室内的楼上,真是吃饱了撑的。那些东西,放在它原来该在的地方其实挺好,这是第一,就要硬要到美术馆,它在户外难道就没有意义吗?况且,使用这么庞大的结构和枕木的思路既老又笨又傻,真是对未来思维和艺术的无视和侮辱。

    都什么年代了。微时代让一切都变了。

    (@九根针:占有一个物体,不如占有一个境界,境界如何表达?不外乎两点,痕迹和灰烬。这两者都是属于心象学上的心理空间,这两者都不是对空间和物体的占有。境界就是宇宙本体,你占有他干什么?你看见了,被照亮了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占有这个空间呢?)

(思想是最大的装置。是语义的迷宫,是一个老中医在给患者望闻问切时司外揣內的语言之火。所以@王轶琼说"文字装置"在人的心理空间是存在的。)

(@王轶琼:你对装置的批评我有一定同感。室外有时比室内问题还大,因为当艺术占据那么大的公共空间时,比占据点美术馆场地侵犯性大多了。当人们缴纳的血汗税钱投到了公共艺术里,每个人都应有投票权,但艺术永远是个性的事物。3天前纽约市Park大道上刚安装了女艺术家Alice Aycock的大型装置,都分不清抗议声和喝彩那个更响!装置占据的空间太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不是艺术而是民主程序。)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艺术家李然他说他全明白了,他的作品是类似杂货架样的东西。而我觉得他并没有真的弄明白,因为这种看起来不是太有价值的明白没有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其实不是为了自己从此以后会象他们那样做艺术,倒过来说西方不会说努力向我们学艺术,然后按照我们的方式是做艺术。正如西方的很多大师已经偷学了中国东方的禅,但就是不愿意承认。

    所以,所谓明白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学会忘记,而不是牢记。

    无论从古代探源还是从帝国主义那吸取都是为了呈现一个艺术和新的生态。一味固守挺可惜的,所以许多人不是太会做艺术就是因为不会转换。

    徐震的那件佛人倒置的作品,有些故意做作品的意思,故意斗狠,故意寻找问题和冲突,他在模糊艺术、生活、商业、宗教、政治界限上是有集体智慧和意识的。这种集体意识有时候会彻底断送一个艺术家的未来。艺术绝不是毫无底线的游戏、玩闹和无所谓。艺术是上天赋予你的一种权利,这其中包含智慧、技能、境界、和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控制和不愿控制其实都是对艺术的错悟。

    艺术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

    艺术是可能。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米歇尔•福柯表明:避开精神的压抑是人的困境和能力,动物不会抑郁吗?我只知道动物疼的时候就会躲得无影无踪。

    当代艺术只是被动地和社会、现实发生着关系。但总是低于生活和现实,至多是现实的翻版。这是对艺术家的质问。

    标签

    美术馆作品的标签是作品的另一窗口,而不应该是跟在那件作品旁边的“屁帘”,也不应该是“创口贴”,这对整个展厅的视觉是个伤害,可能也会伤害到从大老远来看展览的人。

    在某一部分的展厅里,具体就是《物的议会》这个部分,标签的设计、内容安排都是世标的,三个部分:1,作者名、作品名,2,作品描述,3,艺术家介绍。

    但是展标签上口贴在了离地面1.1或1.2m左右位置,这个位置是形式主义的位置,看起来这个尺寸的统一是合理合法的,但就不是给人看的,看得人必须弯腰,必须蹲下,恨不得下跪,很累,是不是故意的,不知道。

王轶琼图说微信个展

    (@九根针:@王轶琼 这个高度是现代主义的,和后现代无关,号到了脉上)

    快结束了,谢谢各位的互动和被骚扰,美术馆要关门了,再拼一下下。

    还有在某展厅部分的“错位的标签” ,标签和作品的不对位,而我却看到不对位的意义,这样去阅读作品也是方法。还有作品在现场根本找不到标签的,也许是被观众“偷”走了,或者是忘记了贴,都有可能。

    还好《调度》这件作品真是很吸引了我一下,因为这件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使用“标签”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就是标签,在展厅里他们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贴上他们自己作品的“标签”,这些标签的设计是和双年展的格式相同的,那么它在别人作品面前出现时,就会出现误读或误导,这是这两位美国艺术家的观念和游戏。《调度》这件作品猛一看有意思,好玩,让你不得不一头雾水,但你会被吸引,吸引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我们每个观者的思想,和对艺术家空间意识的判断,他的指代是在一个很窄的路径进行的。但仔细一想觉得挺无聊的,雅克•德里达表示:“展览其实不是给人看的”。

    (@高山流水之父 :关于标签说的太棒了,我都弯不下腰去看,还好我带我女儿了,她小孩还好,说明是面对孩子的展,我们瞎参与了!)

    (@杨毅达 :@高山流水之父当我们进入一个微时代时,最便利的就是沟通与交流,@王轶琼通过微信将我们带入到展览现场,这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话[强])

    一天的展览结束了,时间和字数一起在飞,每一位朋友都在我心里,谢谢今天,和这个美术馆的空间,大家一起玩。

    (一天时间的展览:《王轶琼微信个展》是使用微信手段做作品的第一位艺术家,微信的可能性才刚刚开始,王轶琼即敏锐地抓住了它,并用它实施了展览。去年九月至十一月的两个半月时间,他利用微信的“群”平台,“互动写作,瞬间出版”书写了二十万字的“文字装置作品”---《十墨》。一天时间的展览够紧张的,还有很多想法和东西来不及写出来,算是第一次的试验吧,中途还有很多来“看”王轶琼的这个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做所谓的“非艺术”展有特殊意义。在“一天”的展览时间里大约有1350人左右同时互动了这个作品。谢谢各位朋友。)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