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写生的思考

时间:2013年09月13日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体:

    绘画有写生,面对实际景物描摹;书法则是临碑帖。这首先是因为艺术的形式不同,其次是创作的材料不同,即便书法脱离了工具的意义以后,也有表现手段和目的的差别。

    然而书法的写生是存在的,对于一种艺术创作,写生是有意义的。

    书法的写生是对现实景物的概括和感悟。人生活在世界上,所见、所闻、所触,甚至味觉、嗅觉等,留下物的印象感觉。纷繁的印象中,有具体的,也有概括的,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对于书法家,这种印象会对作品的字、行、篇构成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杜甫曾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书法写生是一种思维的转化,它不同于绘画写生的即时具象转移,而是要经历一个具象—抽象—具象的过程。面对现实的景物有所感,进而抽象出一种类型化的形象或情绪——如壮阔、妩媚、简洁、繁复、刚硬、绵柔等等,最后借助纸笔诉诸字的具体形象。这是书法写生的完整过程。

    转化的过程就是感悟的过程,它是连接现实景物和书法作品的桥梁。这种感悟是小形到大象的概括,是抽象到具象的转化。这一过程中,有四个要素不能忽视,其一,对现实存在的感受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登山观海有动于衷,必以学养为其根基。其二,造型的想象力。书法家最终要把感悟到的东西落到纸上,纸上面貌须先胸中有,这不排除落笔之前的朦胧和创作之中的即兴。想象力其实是所有艺术家最宝贵的基因。其三,情意。由感悟而得到情感的触动,变成书写的欲望,形成创作的冲动。这是一种动力。其四,控笔。书法的功力,大可以指综合表现力,小可以指控笔的能力,即笔画的质量和造型的达意。实际上,很多书法家的刻苦,求的就是获得笔和纸接触的感觉精微且操控自如。有此四条,万物皆可入书法。

    书法的写生是一种修炼的境界。这是止于临帖者所难企及的。临帖可以得其形貌,熟笔之操控,止于此,难有大作为。进入书法的写生境界,则世间万物无不可师。眼观、耳闻、心感,皆可幻化纸上,会通精化,左右逢源。而进入这个境界的通行证就是学养。境界是众多书法家的一生追求,也是匠和家的最根本的区别。

    对于书法家,天赋是种子,学养是土地,技巧是耕具。
(责任编辑:文 婷)
文章热词:

上一篇:民营美术馆如何才能自我造血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