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书画长卷艺术风格分析与欣赏

时间:2015年09月11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书画作为我国文化积淀下孕育而出的艺术门类,它的与众不同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强大生命力都让书画屹立于世界的艺术之林。中国书画追求的是对立与统一,让不同事物分布在一个画面里,既不失去各自的本真,又能统一于画面的主基调,这恰恰构成了书画长卷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书画长卷属横幅的一种,也称“手卷”、“横卷”。将字画装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长卷画面连续不断,多是横看的,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气息。

  书画同源,书为心画。在历史上留存的经典书画长卷甚多,在书法方面,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怀素《自叙帖》、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唐代张旭《古诗四帖》长卷、宋代黄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长卷、宋代米芾《苕溪诗》长卷、宋代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明代祝允明草书长卷《牡丹赋》等等;绘画方面,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唐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五代周文矩《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书法艺术史上,怀素的《自叙帖》应首当一提,这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自叙帖》,纸本墨迹卷,怀素书于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大草(狂草)书,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损,由宋代苏舜钦补成。《自叙帖》乃怀素草书的巨制,活泼飞动,笔下生风,“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实在是一篇情愫奔腾激荡,“泼墨大写意”般的抒情之作。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从唐代中叶开始,一直为书法爱好者谈论的大家。再有明代陈淳《花卉图卷》、清代八大山人《莲塘戏禽图卷》、近代的张大千《长江万里图》、蒋兆和《流民图》、陆俨少 《白云青嶂红树》等经典长卷存世。

  在书画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画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然而书画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画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符合当代人的艺术审美需求,为此,当代书画名家蔡茂友探索创作的书画长卷艺术,通过书画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蔡茂友书法师承名门,他的书法师从当代书圣启功,绘画拜当代书画大家崔如琢老师为师,又有自己的技巧与风格的变化,形成独特的面目特点。尤其是蔡茂友首创的“墨分千层”的水墨牡丹画法,并非单纯的工具材质上的创新,而是对传统笔墨形式的一次解构、重组。在笔墨技法上,延展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方式,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创作的书法长卷具有启功先生的笔墨格调的功夫,又吸收了怀素张旭王铎等大书家独特的构图章法,一气呵成、笔走龙蛇、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为此,我们将对蔡茂友书画中的长卷式构图特色及典型图例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1)水墨牡丹 关键词:墨分千层 以春天情节展开。

蔡茂友书画长卷艺术风格分析与欣赏

蔡茂友 春回大地

蔡茂友书画长卷艺术风格分析与欣赏

蔡茂友 春回大地

蔡茂友书画长卷艺术风格分析与欣赏

蔡茂友 春回大地

蔡茂友书画长卷艺术风格分析与欣赏

蔡茂友 春回大地

  牡丹,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我们在中国美术史上存世的徐渭、唐伯虎、沈周、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水墨牡丹大家作品中研究发现,多以立轴或斗方的形式呈现,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原因所致,水墨牡丹巨幅长卷可以说是难以一见。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而最能体现中国绘画特色的唯有长卷这种形式,它超越时间和空间,将诸多景致浓缩于一个连续的场景之中,徐徐展卷令观者仿佛置身于画卷中,在物我交流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说,长卷是中国绘画中最独特的“风景线”。蔡茂友创作的水墨牡丹,重点刻划了情态各异的春天牡丹的风采,取与牡丹不同形态适应的笔法画之,秉承水墨传统,并探索独创出“墨分千层” 的水墨牡丹画法。具体表现在他创作的水墨牡丹画,从墨分五色到墨分千层,主要是立体感,明暗变化。水润冰心,主要是牡丹的质感,水色鲜嫩欲滴,更有一种情绪,一种愉悦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值得我们赞道的是,蔡茂友所创水墨牡丹长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牡丹的形态和习性,造型生动,形貌真切。在章法笔墨上,布局求变化,状貌以形取神,且笔墨简劲,着色自然。这就是蔡茂友水墨牡丹长卷精妙之处。

  (2)水墨荷花 关键词:大写意 以和谐为主题展开。

蔡茂友书画长卷艺术风格分析与欣赏

盛世昌隆十里荷香 11m×4.3m

  蔡茂友在绘画中既能保持水墨传统技法,又有新创意,充分地继承了中国水墨画的大写意精神,继而转化为自我意境。因而他的水墨花鸟画作品质朴无华,拙中见巧;而其笔下相互嬉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水墨荷花更为人称道。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书法功底深厚的蔡茂友先以画荷为入手。在中国的艺术绘画史中,荷花的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彩。古今描绘荷花景致的作品,大抵分为两种:或以工笔写细韵,或以写意呈精神——前者清冷,后者温情。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荷花,形态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巧妙。

  蔡茂友在创作《盛世昌隆 十里荷香》时,先把荷花、荷叶进行分组,正确处理疏密关系,几组荷花在一起时戒雷同,既有统一,又有变化,使前后呼应,有透空之感,实而不塞,空而不虚,突破了一般化,显得清新有力,给人以生命力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对荷花的写生及画面的疏密关系,加强了水墨荷花长卷巨作的动感和气势。

  (3)草书长卷 关键词:一气呵成 以草书为主题展开。

蔡茂友书画长卷艺术风格分析与欣赏

心经

  蔡茂友的书法长卷多以行草书见长,其笔法更显线条遒健,体势连绵,气脉畅达,开合自如。他不赞成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力求站在古人的肩上去大胆地发挥和揭示书法的本源和内涵,以古人的笔法、墨法、章法去展现今人的情怀和境界。蔡茂友创作的草书长卷《心经》,行笔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字与字之间的贯气,主要靠上下字之间的欹侧斜正的变化,有揖有让,递相映带,有时靠势的露锋承上引下,有时靠急速的回锋以含其气,在静止的纸上表现出动态美,全卷一气贯通。

  蔡茂友的草书也具有绘画的特征。缘于他亦书亦画,虽然他不表现具体的图像,也不具有绘画中的缤纷色彩,而是充分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一气呵成、笔走龙蛇的艺术意象。他那线条和线条的各种组合关系,构成了各具形态,但又不代表任何实体的图形。它纯净的黑白色彩又因墨色的浓淡、用笔的轻重缓急而变化无穷。在这种草书变化组合后构成了蔡茂友追求大写意绘画艺术的视觉效果是异曲同工的。

  以上是我们对蔡茂友书画的长卷式构图特色及图例的举例分析。长卷式构图是中国书画构图形式之一,蔡茂友以其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的将时间引入到空间艺术的建构中。具体表现可为,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长卷上。如:全画组织连贯流畅,画幅情节复杂,花鸟繁多,却安排得宾主有序,繁简得度。在场景之间,画家非常巧妙地运用诗书印等载体,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既独立成画,又是一幅书卷。再如:蔡茂友草书长卷,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在结构上明显受到草书大家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蔡茂友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他草书长卷独特的艺术魅力。

  宋代大理学家程颢诗说,“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当代书画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但新时期所带来的新的创作问题又迫使书画将要进行新的变革。当代书画名家蔡茂友探索尝试新技法、新材料乃至新工具,在创作书画长卷这一新的表现形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无疑是给当代的书画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

  (蔡茂友艺术馆学术典藏部供稿)

(责任编辑:罗喻)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