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

时间:2015年08月04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张立国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79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1960年代起,张立国的绘画作品大量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览,并多次被选入全国美展。如,1964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4届全国美展;1979年参加在北海公园展出的北京美协画展;1985年参加在日本宫崎综合博物馆展出的中日友好现代美术展;1986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油画展》;1987年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油画展》;1990年张立国在北京欧美同学会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在德国卡塞尔的施菲尔特皇宫举办张立国个人画展;2004年在德国柏林的鲁道尔夫画廊举办张立国个人画展;2008年在德国魏玛市政厅美术馆举办“宁静的力量-张立国画展”。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立国绘画大展”。此外,作为学者型艺术家的张立国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抽象,科学,艺术, 文明》,《不可避免的选择》,《世纪末的兴奋》,《科学在我心中也是艺术》等,并著有专著:《绘画色彩观念演变》。

张立国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

  前不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的“张立国艺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中国美术馆及其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将开展建构中国现代艺术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张立国艺术研讨会是中国美术馆首次没有展览而独立地把围绕一个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现象进行个案学术研究的尝试。

张立国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

  张立国的艺术人生,罕见地跨越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并通过其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对时代精神自主地表达。其作品没有淹没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洪流与此后的商业巨浪之下,而是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绘画的现代性之路。在其作品及其历史背景之下,闪烁着艺术家自身人格与艺术纯洁之美的光辉。张立国的艺术之路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前苏联现实主义与西方当代主义的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由此,围绕这个独特的艺术现象,研讨会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包括张立国个人的艺术成就、新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之路以及新中国的美术教育等多个论题。

张立国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

  研讨会首先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致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高名潞,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明贤,美国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周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民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赵云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杰以及来自国内外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策展人及文化研究者等先后发言。研讨会由邵大箴、朱青生、高名潞、王明贤和赵云川共同主持。

  研讨会上还放映了张立国先生的个人纪录片,回顾张立国先生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展现其独特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过程。研讨会分为4个不同的议题分别展开。具体是:第一场“张立国艺术实践与中国绘画观念的演变”,第二场“山水主题与抽象浪漫主义”,第三场“影子主题与现代性”,第四场“张立国艺术教育实践与中国艺术学院教学的演变”。

  此次研讨会不仅对于艺术家本人去世后的回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立国在其绘画创作中坚持独立的探索,始终坚持独立的个人价值,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绘画相融合,自然的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他始终没有放弃思考与探索,不断地将绘画艺术的自律性,中西美学的文化传统与艺术家个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跨越时代的作品。张立国的作品罕见的跨越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创造了个人风格的经典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现代化成为这一代艺术家的宿命。张立国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和整个新中国艺术发展史都有帮助意义。(李深根供稿)

  (转自《光明日报》2015年7月29日文化新闻版)

  “张立国先生的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大树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根非常扎实,这个根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又有西方传统文化的根,但他又有现代主义的观念,他在这方面的思考是走在前面的,他这条路走到现在是比较健康的、比较扎实的。我觉得张立国先生所走的现代主义之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像他这种高度和探索的深度,以及达到的艺术的高度是不多的。” --- 邵大箴

  “张立国先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具有代表性。他是中央美院毕业的,学习了以法国油画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也学习了以苏联油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但是他又在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风潮中到德国去办展览,与德国的对话过程中感受世界现代美术,所以他当然说是一个有资格对绘画语言本体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创新艺术家,同时也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个受惠者、受益者,也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特定时期中探索的成功者。”

  --- 吴为山

  “我觉得张立国先生2014年的逝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来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张立国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学者型的画家,也是中国探索现代主义艺术重要成就的代表,他的艺术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张 敢

  我觉得张立国先生作为知识分子、教授,中国艺术学院的画家,他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他对人类和自身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在这一点上,张先生可以做我们的楷模。他首先超越自身,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在我们中国过去100年的历史中,包括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甚至是教育系统都为我们自身设定了很多的局限性,这一点上张先生始终在追求现代性,要突破和找到某种东西,这是非常可贵的。

  --- 高名潞

  “张立国先生是那一代人中的变革者,是一个有着超越思维的勇敢担当的艺术家,正因为这样,他的艺术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他的艺术会得到我们后人的敬佩。张立国的艺术作品具有符号性、时空性、原真性、象征性、四个特性。我认为研究张立国的艺术现象的价值在于其作为一个很好、很可贵的个案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梳理过去30多年来中国现代艺术。” ---张 晴

  “张立国那一代的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现代化的推进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立国是一个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艺术家。这里面还有一个话题就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中国艺术现代化的关系。庞薰琹、张光宇、吴冠中、张立国这些艺术家都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以该院对中国艺术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王端廷

  “此前的世界艺术史大会的主题就是在讨论,世界上其实不只有一个艺术,我们今天把艺术看作是一个复数。有了这样的意识,反过来看张立国先生的作品,就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的油画在用笔中间有一种波折和变动,这种理解就是如何在笔画的运动中,把人更深的思考和修养涵盖在里面。这是张先生作品里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朱青生

  “张立国先生的山水风景作品,一方面有中国文人的素养,有对自然的领悟,但是更主要的是以现代的眼光来叙说,所以科学的底线是他创作新的艺术的根基。正是这一批山水主题的作品,还有影子系列的作品,以及张立国先生的代表作《天长地久》,使得张立国先生在当代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认为张立国先生的作品,是50年中国现当代艺术史非常重要的一个个案。” --- 王明贤

  “张立国先生的《天长地久》这件作品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另一方面是80年代文化背景下的。我认为《天长地久》这件作品应该好好地进行研究,它是一种中西的对话也是一种古今的对话。把他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研究以后,可以引导我们纵览张先生从50年代到本世纪的一个大的发展脉络。” ---周 彦

  张立国先生的绘画是非常自觉、非常有系统地进行形式主义的探索。我看他70年代的那些画,跟中国整个的文革绘画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在60年代、70年代初,张先生一直是进行形式主义探索,这在中国的艺术家里是非常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形式主义的探索。所以通过这条线索也许我们可以梳理出另外一种中国当代绘画史或者是当代艺术史。 - -- 汪民安

  我非常有幸成为张立国先生的学生和同事,在先生一生的艺术探索和教育中,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非常难忘和值得思考的地方。先生有自己独立之人格、独立之思想,独立之探索精神。另外先生既教书又育人,注重特色,因材施教。在跟张立国先生接触的近20年的时间里,先生非常地低调,从不张扬自己,我们开会他都很少发言,但只要是对教学和艺术方面,他从来不含糊,比如说学院的教学改革上,他提出了很多教育的理念。

  --- 陈辉

  张立国老师能得到学生们的爱戴,除了有思想、有艺术的理想在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人格的魅力。对我们来说他很善良,充满着爱,心胸非常地宽广。我很赞同张立国先生的画是很有高度的,不光是研究他的画,可能他独特的现象,他这个人在中国这个社会里不同于别的画家的独特的气质。另外我也很赞同要评定他的画需要重新看待中国的绘画史。我作为一个他的学生,我把张老师看得很伟大,他很多的思想散发着光辉。

  --- 赵云川

(责任编辑:罗喻)
文章热词:

上一篇:刘文星油画中的中国禅意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