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答卷的纪录--“对面VS批评”论坛及新书发布会成功召开

时间:2015年07月08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一份答卷的纪录--“对面VS批评”论坛及新书发布会成功召开

“对面VS批评”论坛嘉宾左起贺疆、韩居峰、乔晓光、高名潞、吕立新、郭向阳、张强

一份答卷的纪录--“对面VS批评”论坛及新书发布会成功召开

“对面VS批评”论坛现场

  2015-7-7日15:00,北京悦·美术馆,“对面VS批评”论坛及新书发布会成功召开。嘉宾有吕立新、高名潞、乔晓光、韩居峰、郭向阳、李向明等各路精英大家。大家就贺疆的《对面》和《批评的人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分享了艺术与批评、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市场、艺术与人居、艺术与生活等方面的观点与看法。

  《对面》和《批评的人生》的作者贺疆说:“7月7日是曾经高考的日子,今天也是她进京赶考的日子,两本书就是她的答卷,接受大家和社会的检验。”

  高名潞先生说:“中国当代的美术批评在上世纪年代和今天是有一定区别,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天的生态和今天的生态也有差异,但是贺疆做了大量的资料考证和调查工作,以传记体梳理了当代批评史,属于批评的批评。”

  吕立新说:“贺疆的这两本书在什么情况下写就与成书的背后,我非常了解。她做事的认真执着,文字极其优美。写东西极其快,水准极高。《对面》比较轻松,属于她这些年对艺术文化各界精英的对话文章,但是。《批评的人生》这本书却是很专业的美术批评史,填补了中国当代美术的一页空白,分量很重。”

  乔晓光说:“贺疆的《对面》对我是一个启示,做事执着倔强,文章唯美。我在走民间美术这三十年,我面对变化中的乡村,面对民间所经历的磨难和苦难,他们的生活给予我们很多启示,面对命运的选择,不能回避。贺疆的《对面》这本书给予我很多启示,知识构成的基本呈现出来的就是对面的两个视角。具体到我个人,就是要如何面对我们这个年龄的审美,如何面对我自己。”

  韩居峰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面对对面时的反思和思考。对面有人和社会很积极的因素。我在见证中国建筑装饰起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对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自然和人文的破坏和丧失,今天我们对面的与以前面对已经不一样了。这也是我们正研究的课题,关于现代人居和现代农村的设计思路。如何呵护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贺疆的《对面》视角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建议。”

  郭向阳:“我跟贺疆是多年的好朋友,她的文字功力和古诗词的造诣很深。贺疆的《对面》指出了医学与艺术的彼此对面的关系,因为医疗美容是医术和艺术的结合,对面当今的语境,是贺疆的《对面》给以我很多的启示。”

  李向明:“在当下出版物泛滥,有多少书可以留下,有多少书值得我们关注和阅读,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也在不断寻找阅读的对象。贺疆的文字品质,不仅是一个散文家的优美流畅,古诗词、典故信手拈来,有一种超脱的唯美。而且她的文章有种批评家的精神特质,她在写《批评的人生》时,面对栗宪庭、邵大箴、贾方舟等写作对象时,总能点中他们的穴位,具有批评的意味。她的文章凝聚着思想,对事物的把握敏感性方面不亚于一个批评家和哲学家。常常从一个小细节里发现她要寻找的内容并直达本质。贺疆在视觉领域有着她独特的优势,她画水墨画,大家可能不知道。她喜欢摄影,她的哥哥画画和摄影都很厉害。这样一个家族的艺术氛围构成她独特的知识结构,也造就了她自身的独特性。”

  张强:“我跟贺疆是多年的好朋友。看着她这些年一路走来。看到她的《对面》,我就想起了冷热两个词。毛泽东有一句诗‘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用来形容贺疆的文章是契合的。作为她本人,冷是她有犀利的一面,不附庸风雅。热是她热爱生活,执着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并作出今天的成就。”

  论坛结束后,作者做了现场签售活动。贺疆说,这份答卷今天得到在场的肯定,感谢大家的高度评价,她要面对更广阔的世界和未来。论坛圆满结束,但对面的社会、艺术和人生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贺疆)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