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王颖个展在北京11画廊举行
由北京11画廊推出的“清平乐——王颖个展”,于2015年7月4日开幕。本次展览作为80后艺术家王颖的首次个人展览,共展出30幅纸上水墨作品,以此呈现王颖于没骨水墨艺术上的修炼和探索。其中6把宫扇点缀其中,在丰满展出空间的同时,更为展览增色良多。而这也是北京11画廊自创建以来坚持的宗旨,即发现推广有传承的当代艺术为展览主线。此次展出的“清平乐——王颖个展”正是2015年主线展览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画廊负责人王一竹女士,艺术家王颖女士,福州茶文化博物馆馆长余闻荣先生,中国国家画院当代中国画视觉系统研究所所长、工作室导师、著名艺术家申少君先生,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主任、著名评论家王平先生,正观美术馆执行馆长张春燕女士,11画廊负责人王一先生
展览现场
作为一名80后浙江人物画家,王颖创作思路独立,视野清晰,不走极端,以笔墨为起点,对传统融合兼收,其对人物画的热情与笃定,令人印象深刻。近期她所坚持的没骨画法,古意盎然以外,更多的是她于着色、晕染、积墨等技法层面的考虑。
王颖将眼光定位于汉唐题材,所体现的正是其对意境入笔端的尝试,是对传统笔墨问题的思考和新的尝试与突破。她悄然体味了工笔重彩向没骨写意体例的转化,对原有以工笔为主的重彩造型语言作出了修正,把没骨兼写意带入了重彩的世界,并且形成其独特的墨色方式。这种对于笔法的考究和宣纸渗化所形成的色墨法,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传统笔墨的表现范畴。
王颖的绘画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其是对古代绘画的简单描摹感,其实不然。在书法的魏晋时代和绘画的宋画时代之后,中国书画艺术的高峰出现在“与古为新”的复古意识觉醒之上。切莫忽视“以古为新”,其实质是一种回望审视之后的新思考。因而对于王颖而言,“以古为新”需要一个明确的尺度,一个限定,这既是机智,也是克制。王颖的作品少了世俗的练达,多的是追求,审视其绘画,不难发现其中传达出的一份安静。这份安静引人入胜,因为让我们遐想中国传统文化所引申出的诸多优秀品质: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以及独立人格。
11画廊负责人王一竹女士,艺术家王颖女士,11画廊负责人王一先生
展览现场
美,似乎无法定义也无规则可循,时空、文化或是信仰的不同,美的表现千汇万状。特别是,在二十世纪随着科技应用的几次爆发,各种思想、主义、观念涌现更迭,建筑、设计、时尚、艺术等各领域呈现出各种不同甚至矛盾的审美取向,总结出一个“美”的定义看起来越发困难。其实面对“美”这样一个千年的困惑,也许不必追求那个完整的定义,因为真正给人类带来灵魂上的触动的,是那个谜样定义之下的无数个“美的例子”,比如,她的画。
初见,她的画面会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吸引。因为美,美得很简单,好像触及到了那个“美的定义”,让所有人一见倾心。远处望去,场景人物被精心布置于画面,施以艳丽的色彩,但整体却显现出清新典雅之态。细观,画中人物高古的风貌、轻雅的体态、精致的服饰,环境中摆设着线条严谨的家具和造型考究的文玩器物。成就这一切的,除了不断精进的笔墨技法,还有她长年对中国各种传统样式的学习钻研,好古、研古、识古,为这个美的例子背后形成了厚重的铺垫。
这样的美,让人可以理直气壮的扬弃不必要的讨论,无需多余的矫情或是观念上的刻意标榜。但是,对于她作品的传统面貌和当代性的关系上,确是容易引人深思于此。她的画并非摹古,而是以自己的认知对遗风悠远的美的追述。因为,我们今日所见,并非原本古人所作之画作,而是经过时光的琢磨,添加并删除了太多创作之初所没有的元素和状态,这样的差别通常来说是难通过想象去弥补。而她,则是揣古人之情怀,摹古人之气韵,绕过了时间的陷阱,抵达唐宋乃至魏晋,去亲临那每个传奇的时刻,再将这份神奇带回给我们。
再看久一点,能在她的画中读出一种自由,这里面有着一种规矩得体的为所欲为,和温和礼貌的无所顾忌。这自由并不直接体现在画面之上,但这样的画面确是从这一份自由之中诞生。这自由不仅是原因,又是结果,如同她画面之美的感染力,观者同样也能享受并感动于这种自由。她仿佛置身闹市,却在喧闹中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安静地画着安静的画,就这样,也给观者带来了这份安静。
画如其人,她,是王颖。
奉奁仕女 71×21.5cm 纸本设色 2015
隔窗隅语 91.5×18.5cm 纸本设色 2015
零露 19×34.5cm 纸本设色 2015
日出东南风和椽下 18.5×89cm 纸本设色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