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时间:2015年06月17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尹延元

  绘画需要一种积极的力量支撑,绘画就是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种与人类生活进步密切相关的崇高事业,它能从积极方面影响人的生活,它能帮助人把自己从兽性的桎楛和野蛮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它能教会人更懂得优雅、得体、高贵和精神升华的意义。

  传统中国画讲求文化内涵、哲学思想,要求画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说,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精髓之所在--反之,"聪明自用之子,口不诵古今之书,目不睹古人之迹,率尔涂抹,自诩前无古人;或以模糊之气,参用湿绢,湿纸诸恶习,虽得迷离之态,终需实于晦谙,晦谙则不清,或以刻画求工,虽博精能之致,究恐失之繁琐"(黄宾虹语)。殊不知,没有深厚的国学修养,绘画的格调便上不去,其画面浅薄、浮躁,俗不可耐。画山水的浑然不知"桃花源"为何?更遑论老子,庄子了;是故,绘画首先要有学问,惟其大学问,才能成就高贵的艺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画家,而非画工,画匠、庸俗的艺人。时代需要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而并非一大堆文化垃圾。

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尹延元作品

  "画家不需要读书",这是国内美术院校普遍让人惊讶的流行语。一代代的错误偏见使得美院体系对人性本身的丰富性和理解能力越来越趋于简单化。诸如文学和艺术史、绘画史自身的书不能不读,前者是精神性的视野和穿透力的训练。比如写实主义绘画,画者不看小说,不懂解剖学,怎能把握人物本身的人性和国民性,怎能表现人物的深刻人格;同样是表现主义绘画,很难想象没有读过尼采,克尔凯郭尔,萨特这些大师的书,画家的表现型绘画怎能有精神内涵?再比如抽象绘画,不读古典诗词和观念艺术理论,则很难理会一副抽象画中的诗意和观念。倘若这些文学,哲学都没有,那么也就只能搞设计和装饰主义了。

  中国画自以徐氏提出"以西画改造中国画"始,期间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的道路,加之美术教育一度把"实用主义"一说,提高到中国画首要地位,从此中国画丧失了文化精神内涵。致使大批涌入美术院校的学子只重技巧,不知不识文化,所谓"劣等生"考美校,文化底蕴贫乏之极,是中国画发展庸俗、停滞、干人一面,无方向的根源所在。难怪有"有了美院,就没有了艺术","艺术不可教"(罗弗杰莱语)。美院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太把自己当作艺术的化身了,这种想象在艺术本质主义和神学时期可以,放到现在则把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搞颠倒了。不应该让人成为艺术的化身,而要让艺术成为人的化身。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关闭美院,解放艺术"(王南溟《艺术的解放需要关闭美术院校》),美术学院可以降为技术学校,明确其宗旨是专门传授"艺术创作"的相关技术,而本身并非艺术,这样不至于误导学生一进美院就是"艺术家"了。

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尹延元作品

  国画和京剧,中医,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它们有着共同的大文化背景和哲学--美学的思想基础,同受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丰富深厚的传统积淀。就中国画而言,其艺术特征是借物抒情,概言之,即是写意性。和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是两个不同的绘画体系,但最终皆走向对人和人性的表现,可谓殊途同归。国画中的"意"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声音。泛指思想,感情,个性,气质,人品,学养等,同时也是指主体对客体事物的某种感受感悟。"写"来自书法,书法是由独特的中国文学所形成的一门艺术,其一点一划就是感情的载体。"写意"二字可以延伸为,用书法那样的笔墨来传达创作者心灵的声音。中国画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无限接近人的灵魂,并将人无法摹状的喜,怒,哀,乐用可听、可视的笔墨形式、笔墨语言表达出来,感动有着相同情绪的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尹延元作品

  而西方绘画本质基于科学,作画追求写实,或者写意抽象,皆基于透视、解剖、光学、生理学等学科原理,最终弃绘画而尚装置观念的艺术,更赖依声、光、电、影等物理科学技术,是其本质的逻辑性发展使然。当西方绘画已逐渐抛弃了写实的画风,追求写意抽象的时候,我们的许多画人反而丢失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去追求低级、摹拟自然,拘泥自然,进行纤细、繁杂的工匠化制作,媚俗抄袭;甚至某些人去刻意追求西方过时了的颓废主义思想与艺术形式,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画艺术的溃退。

  围绕着对中国画现状的普遍担忧,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当下中国画缺乏内涵,不耐看是因为画家没文化,没修养。更有一些人指出,中国画要"正本清源,回归传统"--对此,笔者以为,现在的画家缺少的不单是读书,还有生活体验和人生历练。在由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花园中,吃喝不愁,衣宿无忧,迷恋红尘,喜功、近利、烦急。缺少古代艺术家那样耐得住寂寞与孤独,与大自然为伴,以及深切体察民间疾苦和社会底层喜、怒、哀、乐的经历。事实上,凡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家多是从民间而来。比如齐白石、梁漱溟、启功、黄胄等,而我们现实中的一些画家,远离社会现实,淡化了忧天悯人的情怀。创作者长期处于这种精神状态中,岂不能不使人担忧?

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尹延元作品

  此外,现在的画展评判标准和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那些画得饱满,复杂,纤细的作品容易得到评委青睐。久而久之,绘画创作就形成了一种跟风投机的趋向,一种新的"八股"程式。这种趋向的形成既与当下消费文化的媚俗取向有关,也与评奖机制和操作方法不无关系。而真正有内涵的作品,是要需要人细细品味,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画面形象的联想、想象,体会其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意蕴深度的。那些所谓"走马观花"式的评奖看到的只是作品的形式、视觉效果,很难顾及作品的内涵和深度。甚至,还出现画家为一味应合评委心理,精心打磨一副画的现象。得奖的仅是这一副画,但这副画无法体现创作者的整体学术,艺术水平。诚如著名画家何家安先生所言:"我们的美术界当前需要有一个新的机制出现,一个能调动所有人的特别是精英人物的热情参与的机制,一个能为真正优秀画家提供平台而非搞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机制,一个能够有效保护民族绘画健康发展的机制。"倘如此,中国画才能有希望在。

  总之,绘画是一种文化积淀,最终靠的是深厚文化底蕴去吸引人们的视线,打动观赏者的心灵,感动着并且感动着--任何人为的炒作和浮躁,都会事与愿违。

尹延元: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尹延元作品

  尹延元简介:

  尹延元,字大元,1968年生,李苦禅大师故里山东高唐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用笔名雁飞、尹伊、易水寒等;师从国画大家孙大石、季则夫先生,系职业画家、美术评论家。出版有《走进画家:尹延元》、《苦禅故里名家名作赏析(大观)》数种。并多次应约参加各种国内、国际当代艺术展。现为山东国画院高级画师,中国水墨画研究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大地报"美术副刊主编。

  其绘画作品一改传统文人雅诗士情寄山水的审美格局,而将意境拉入了现代普通人居环境,以书写现代人的审美呼唤与情感诉求,构建了起朴实无华、自然清新的现代山水体系。作品用笔沉稳、苍润、幽邃而通透,刚正朴拙而气象万千,并透出一种可贵的和谐与纯粹,与时下矫揉造作、徒有空洞套式的一类流行画风判若天壤;展现出深刻的个人体验、丰盈的美学内涵和对传统的 认知。

  来源:盘古收藏网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