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时间:2015年05月12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5月12日下午,著名雕塑家、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众多艺术界人士前往追悼,有年迈的老学生,有后生晚辈,都为送邹佩珠先生最后一程。邹佩珠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4日在京逝世,享年95岁。邹佩珠先生次子、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回忆母亲:“我特别喜欢我的母亲,她的心是温暖的,藏着爱,只是不轻易说出来吧。”

  邹佩珠先生是著名雕塑家、艺术活动家、美术教育家,生前担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院长。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邹佩珠先生是李可染先生的忠实伴侣和亲密助手,她一生积极协助可染先生改革发展中国山水画、协助拍摄李可染教学片、照顾李可染先生生活。李可染先生过世后,为弘扬民族文化和推动中国画艺术的发展,邹佩珠先生怀着特殊的情感,不知疲倦地投入李可染艺术创作与中国画教育教学的全面研究,先后主持出版数十种李可染画集、刊物,在国内外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及交流活动,筹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并首任基金会理事长。2009年邹佩珠先生将属于自己的200余件李可染先生作品捐赠给国家,这一令人感佩的义举对李可染艺术的保存、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与尊重。她长期关心美术事业的发展,积极参加各类美术活动,鼓励青年美术家的成长,深受美术界的尊敬与爱戴。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邹佩珠先生的逝世,是美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将铭记她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巨大贡献。(注:邹佩珠先生曾多次对我们的工作支持,我们永远怀念她。)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李庚: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邹佩珠是雕塑家,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很多年,徐悲鴻爱才聘请我母亲到北京工作,共创新学大业。我们住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央美院宿舍。从美院建立一直到她退休,其实一直到她九十五岁她一直关心,爱护美术事业,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儿子对母亲的回忆与一般人的记忆可能有所不同,在我的记忆里,她一直是工作、工作、工作,一直在默默的雕塑,她的许多作品永久的保留在我的心中,例如:蔡文姬、彭雪枫、毛泽东的坐像、站像、头像、男模特,女模特、男运动员,女运动员、列宁、斯大林、农民、工人、解放军战士、英雄人物、雷锋、刘胡兰、还有我的奶奶和李珠姐的像,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泥稿,小动物,我记得。她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工作,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十二名创作人员之一。她为此献图献策,与董希文,华天友分在一个组里,为前期工作人员。在北京大变动的今天,还留下很多她的彫塑屹立在首都体育馆。记忆中,她与其他艺术家们共同创造的,劈山造海是一个城市雕塑,是集体创作的。她还有投掷铁饼的运动员,在工人体育场前;打羽毛球的女运动员,在太阳宫体育馆;抗日英雄彭雪枫像至今还屹立在安微宿县。各种小头像,小人体泥稿,石膏稿,大家都说好。能想起来的大约有上百件吧。文革期间,彫塑架子,各种彫塑工具,泥土箱,石膏像散乱在院子里,随着很长的运动。慢慢丢失了。留下的,是我的记忆,渐渐远去。

  母亲在工作中的身影,常常会进入我的睡梦中。小时候,她教了我很多东西与知识,记得那时她常带我去她的办公室、研究室,在那里感受到很多艺术气息。工作室像巨大的厂房一样,有时我在用白布分割的一间一间的空间里面走来走去。当时五,六岁,看着人体的雕像,会给我带来巨大幻梦般联想。雕塑家们都在工作,女模特、男模特摆出各种姿势,至今还清晰地在我脑海浮现着。有一天到她的雕像工作室里,一位女模特摆着运动员的姿势,我问母亲她们为什么不穿衣服?她说艺术家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需要这样,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家们更好地观察。没想到,我七岁时母亲说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响了一辈子。可以讲,她的工作作风及对我绘画的教导,影响了我的一生。石膏房是个神奇的地方,翻石膏的工人们的工作,给人更奇异的感觉。当时我刚刚上小学,对艺术世界最初的感觉,恐怕我是从父母的艺术生活中得到的,记得在白布帘中工作的有张德娣、赵瑞英、杨淑青、刘焕章等,她们见了我母亲都亲切地叫她邹先生。今天我回忆起他们,还都是一张张十分年轻的面孔。

  记有一天我同母亲从美院回家,路上我问她:“你为什么要做雕塑”?她望着河边的青草地若有所思的边走边讲:“因为过去战乱,无家可归,非常穷困,听艺大的朋友们讲学雕塑花钱少,所以学习雕塑”。当时我听了十分震惊。在童年她告诉我很多事,她讲敦煌石窟、大同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她告诉我希腊石刻、罗马、巴黎,他喜欢米开朗哲罗、罗丹、马约尔、布代尔。她喜欢拉弓的赫拉克勒斯,她说布代尔的夸张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浪漫主义,她十分喜欢。她也讲达芬奇,但不如父亲李可染讲的那么神奇了。她经常跟我讲她小时候如何淘气、一岁就闹,五,六岁就惹她母亲生气,青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勤奋求学,回忆往事,无论心酸还是艰苦,她总是面带微笑。

  我上中学的时候,常去她办公室玩,有一天,她在打扫卫生,随手从办公桌上拿出五本书说:“我不用了,送给你”,这五本书我一直带在身边,书名是《中国美术史》、《印象画派史》、《希腊雕刻史》、《世界美术史》、《历代画家小传》,这五本书影响了我的一生。

  她告诉我,看书要有重点,例如读王逊著《中国美术史》时,她说:“每个时代都有其変代化及代表人物,他们经历千难万苦创造新风格,你的父亲是一位敢于创新的画家”。她送给我约翰,雷德华的印象派史书时就说你父亲喜欢莫奈,毕沙罗,高更,梵高与塞尚。

  一天,我与母亲走到北京护城河边,我对她讲:“我要学习航空知识,参加航模小组,希望您支持我,给我二十块钱买材料及一台小型航模小发动机,我想做一名飞机设计师”。现在回忆起来,她当时非常认真的听我讲话,走了很长的路,才回答我:“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很多年过去了,当她九十岁的时候,我从国外回到了中国,她才回答了当年为什么不同意我做一名飞机设计师的原因,她告诉我:“你的父母当时很穷,无法答应你的要求,但是我们很关心你”。母亲说完话后,我们沉默了很久。我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艺术大学教授,没有与机械制造有缘,也许更好吧。说心里话,我特别喜欢我的母亲。她的心是温暖的,藏着爱,只是不轻易说出来吧。

  在我的心目中,母亲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低着头、忙碌中。

  母亲,我们怀念您。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为中华孝文化艺术节孝行天下——书画艺术巡回展题写作品《孝于心 孝于行》

  邹佩珠生平简介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

  邹佩珠先生1920年农历七月初七生于浙江杭州;1938年在重庆考入国立艺专雕塑系;1944年由林风眠先生主婚、李超士先生证婚与李可染先生结婚;1946年应徐悲鸿先生邀请任教于北平艺专。在她的积极倡议和参与下,筹建了我国第一所雕塑工厂(即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建国初期任教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室,并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组的起草和定稿。主要作品有:北京体育馆休息厅的大型浮雕运动员像、北京工人体育场掷铁饼运动员像、安徽宿县烈士陵园的彭雪枫烈士纪念碑雕像等。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与李可染先生旧照

  1920年农历七月初七出生于浙江杭州。1938年考入国立艺专雕塑系,曾任学生会主席。1944年初与李可染在重庆结婚。1944年12月长子李小可出生。1946年随李可染应徐悲鸿先生之邀赴北平,任教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在雕塑系任教,从事教育和雕塑艺术创作工作。1948年12月长女李珠出生。1950年2月次子李庚出生。

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邹佩珠先生与李可染先生在黄山写生

  50年代初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组的起草和定稿工作,筹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主要代表作有:北京体育馆休息厅的大型浮雕运动员像、北京工人体育场掷铁饼运动员像、安徽宿县烈士陵园的彭雪枫烈士纪念碑雕像等。

  1980年始全力辅助李可染先生创作工作,参与李可染先生三部教学片拍摄工作。
  1985年徐州李可染旧居成立,与李可染先生向徐州捐赠二十一幅国画作品、五幅书法作品。
  1989年支持李可染先生向中国文化艺术节捐赠十万美金。
  1989年支持李可染先生为国际拯救威尼斯及修复长城活动捐赠李可染中国画作品《雨过泉声急》。
  1989年12月5日上午10时50分李可染先生于北京病逝。
  1990年参与、编辑、出版《李可染全集》。
  1991年参与《李可染遗作展》。
  1992年参与《李可染中国画展》。
  1993年台湾《无限江山—李可染艺术世界展》。
  1993年向江苏省博物馆捐赠李可染作品《百万雄师过大江》。
  1994年向徐州旧居捐献李可染作品十幅水墨作品及十幅书法作品。
  1998年参与《李可染中国画展》。
  1998年11月18日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于北京成立,始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
  2000年《东方既白-李可染艺术展》。
  2000年12月31日李可染墓地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落成。
  2001年参与香港《气宇轩宏-李可染的艺术》展览。
  2002年参与《中国美术大师系列特展—李可染艺术展》。
  2003年参与《李可染·张遇圣展》。
  2004年12月向沈阳张氏帅府捐赠李可染抗日宣传画、出版物和图片等172件。
  2005年向故宫博物院捐赠李可染作品《月牙山图》一幅,参与《李可染写生作品展》、《江山无尽-李可染山水画展》、中国首届李可染艺术节。
  2007年参与“李可染诞辰100周年纪念会”、“纪念李可染诞辰100周年”李可染美术馆主体工程封顶仪式暨李可染作品邮票发行首发式、李可染作品“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雕塑落成、“世纪可染-纪念李可染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展览、“李可染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国际研讨会、《世纪可染—纪念李可染诞辰100周年》答谢宴会、(徐州)第二届李可染艺术节。
  2008年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救灾款人民币30万元,参与“2009春放之约-纪念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
  2009年举办“实者慧-邹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赠李可染作品展”,向北京市政府捐赠李可染画作108件及书法、水彩画、速写、素描册与收藏画等。
  2010年举办“艺缘——邹佩珠的创作和社会活动”,参与“画龙点睛”-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人物篇)。
  2011年参与“李可染艺术大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李可染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与“千难一易”-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写生篇)。
  2012年李可染画院成立,任院长。
  2012年参与“临风听禅”-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牧牛篇)。
  2013年参与“金铁烟云”-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书法篇)。
  2014年参与“江山无尽”-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山水篇)。

  2015年5月4日晚8时15分 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