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玉:艺术,其实是一种“修炼”

时间:2014年06月12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在“当代艺术”出现之前,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两个群体,绝大部分人对美术的理解就是两个字——审美,也就是“好看不好看”。“当代艺术”产生以后,艺术逐渐转向对人的内心的关注,再具体一点,就是这些从事艺术的人,用艺术创作或艺术创作过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文和对自然的理解。抛开目前的“当代艺术”做的好不好的话题,客观地讲,当代艺术的产生是艺术的性质随时代的转换,也是艺术的进步。而本文想要谈的“艺术,其实是一种‘修炼’”,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的见解。

    从洪荒宇宙,到一粒碎沙,万物都是一种运行状态。所以,哲学讲“运动”是一切物质存在的状态。那么,从人的角度讲,人生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进化”的过程。因此,在当前社会,不管社会的分工是多么的丰富,不管社会的型态是多么的复杂,对于每个人来讲,“发展”的人生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意义。这个“发展”的含义,不是简单指人获得了更多的物质享受,更主要的是指——人获得了全面的进步和进化。

    由于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广泛的精神文化,分工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人的发展”的体验和理解是有深度上的区别的。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从事“教育”、“文学”和“艺术”的人,应该更注重和敏感对“人的发展”的理解。可以很肯定地讲,教育的本质,应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问题。而“艺术”则是教育体系里“关于人的发展”的最核心的内容,因为艺术能陶冶人的性灵和心智,能教化人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能启发人的灵性思维,能开发人的创造潜能,能塑造完善的人格。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认识一件作品,然后去认识创作这件作品的艺术家的。因此,我们很容易通过艺术作品来理解艺术的本体,把艺术的本体归结为“好看不好看(审美)”或通过艺术家联系到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当代艺术)(关于艺术本体的时间性划分,我曾在2011年2月发表的论文《论艺术创作的情感经营》里论述过,我认为艺术的本体应当是有“时间性”的,而不是不变的)。我们也会通过“批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来建立相应的“艺格”和“人格”标准。但我们似乎缺少一种反思,那就是,“艺格”和“人格”的形成过程。

    应该说,“艺格”和“人格”是一对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人格”都决定或较多地影响了“艺格”的形成。所谓“人品既已高矣,画品不得不高”,我想也就是这个道理吧。因此,不用再花费太多时间去讨论那些“过度模仿”或“纯技术化”的所谓“艺术品”。很多艺术创作者孜孜不倦地把相当的精力用在了对“艺术史的研究”和对“艺术名人”的研究上,可能是很有益但不大妥的。因为艺术创作者的主要工作是艺术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心得和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真理性理论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指导实践的,也必须是真理性理论,而不是那些越演绎越累赘和越推理越复杂的虚理论。综观中外史上的那些成就的艺术家(画家),他们成就自己和自己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他们都有一颗对艺术“痴情”的心,和一颗相对“安静”的心。对艺术的“痴情”这或许就是天分吧,因为只有这种“角色心理”才能使“他”在任何生存状态下都不忘记对艺术的“用心”。而一颗平静的心,则是创作时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回避了“浮躁”和“功利”,表现为“平静”和“激情”(在这里,我把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激情状态”也理解为“平静”,因为这是一种“全心投入”的表现)。尤其在工业化社会,中外艺术史上的“成大器者”,无不都是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的人。而这颗可贵的“内心”是修炼出来的,“修炼”的过程又恰恰是“艺术创作实践”。齐白石的画绝不仅仅是“天天画虾画蟹”的“功夫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热爱生活”和“关心祖国命运”的人格问题,引述其一首诗词就可见一斑:“对君思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还有他“头可掉,不为小日本作画”的高贵气节。我想,这种可贵的人的品性和格调,应该才是他的画格的真正基础。国外的那些现代绘画大师更无不是“自己的内心关注者”。梵高的作品也不是线条和色彩的问题,而是人格里饱含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激情”。康定斯基更是一个通神学信徒,在绘画成大器之前,就已经通过勋伯格和瓦格纳的音乐把自己带到了一个不用耳朵而用“心灵”欣赏的世界里去了。马蒂斯的“精神放纵”,高更的逃避工业化社会,等等,都是来自“内心”的表现,一种追求平静,追求纯粹和追求清高的内心表现。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他们对内心的理解,绝不是“生而知之”的,而是“修炼”出来的,是通过“艺术实践”的方式修炼出来的。中国浑厚的传统文化《老子》、《庄子》、《论语》等,其实谈的都是关于人的“修炼”问题。因此我觉得,艺术创作,它的形式一般情况下会再现为“美”(只不过不同的素养的人对美的理解有区别),它的内容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人文和自然的思考,但它的核心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内心的过程,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素养,不断进化的过程。艺术作品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再现了这个艺术家本身。

    因此,不管艺术是怎么发生的,不管我们总结了多少关于艺术的“发生论”,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记住一点就行了,艺术的发生绝对来源于“人的内心”。同时,作为今天的艺术实践者或创作者,应当摆脱今天社会的消极和浮躁,用一颗善良的、安静的心,去创作艺术,必然会结出与众不同的“花朵”。这是“修炼”的结果!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上一篇:刘益谦:《功甫帖》是一面照妖镜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