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时间:2014年04月28日信息来源:美术圈 【字体: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参展艺术家:戴光郁、景育民、井士剑、秦风、王轶琼、布日固德、崔宪基、秦冲、吴震寰、王昭旻、张松涛、戚彧、李勇政、李道柳、谭勋、杨黎明、陈雨、黄筝、关晶晶、丽塔•阿尔伯克基(Lita Albuquerque)、亚当•伯格(Adam Berg)、玛塞拉•高塔多(Marcela Gottardo)、波妮塔•赫尔默(Annetta Kapon)、佛朗切丝卡•密特朗(Francesca Mitterrand)、弗洛拉•卡奥(Flora Kao)、安妮塔•卡蓬(Bonita Helmer)、吕克•李斯特梅克(Luc Leestemaker)、瑞妮•佩特罗普洛斯(Renee Petropoulos)、纽丽雅•罗塞尔(Núria Rossell)、罗萨•索拉诺(Rosa Solano)

    策 展 人:粟多壮、玛琳娜•唐纳休(Marlena Donohue)
    学术主持:唐尧、夏可君
    学术委员会:布鲁斯•比斯利(Bruce Beasley)、克提斯•卡特(Curtis Carter)、 曾成钢、傅中望、秦风
    媒体顾问:Lynn Bo、舒向财、了了
    策展助理:陆曼妮、曾嘉
    主办单位: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
    中国雕塑学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地  点:北京当代艺术馆
    学术研讨会:2014年4月29日  13:30-15:30
    开  幕:2014年4月29日  16:00
    时  间:2014年4月29日—6月25日

    从形开始。
    开始于无形。
    以“形”,
    以“无”之形,
    以“无形”之形,
    造形外之象,
    成象外之大象。

    “无形之形”的概念来自于中国传统哲学。 《易经》云:“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道德经》载:“大象无形”。 展览呈现了这样一批艺术家:他们创作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视觉的“形式”,而是对东方哲学一种有意或无意的精神体验。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种与内心自性和存在整体的双向对话,是探究真实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创作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对“形”的超越,是“象”,是无形之象,是象外之大象。

    “无形之形”是“共振计划”中探索东方哲学本质的一个专属平台。在此平台之上,近80位中国优秀艺术家已经先后在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北京寺上美术馆、武汉湖北美术馆、以及天津泰达当代艺术馆等专业艺术空间展示了各自的创作风度,向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呈现了对于“无”、“形”、“无形”等概念的哲学思辨与视觉表达。

    2013年底在天津开幕的“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主题首次使用“国际”一词,并邀请美国著名艺术史学者玛琳娜•唐纳休教授(Marlena Donohue)参与策划。本次展览规模在天津展的基础上有所扩大,增加了国外艺术家参展比例。沿着“无形之形”这⼀哲学脉络,我们将在国际视野下继续多方位、多角度地梳理、展示中外艺术家的代表性探索成果。

    如果说“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是中国艺术家的中国独唱,那么“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则是中西方艺术家的国际合唱。在“共振计划”的视觉平台上,中国智慧与西方哲思将直接面对,激情碰撞。期待此次中外艺术家及中西方观众的共振能擦出火花,点亮当代艺术的“世界午夜”。

               (文/粟多壮,策展人、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黄筝作品  止水 7 Water Stop 7  (布面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Canvas Φ192 cm )2013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Bontia Helmer 波尼塔·赫尔墨Observed 1观察1spray paint on canvas喷漆画布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景育民《行囊》Luggage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吕克·李斯特梅克(Luc Leestemaker)12x10.12-set.2010.05_HR,30.45X25.4X12cm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罗萨·索拉诺(Rosa Solano) 综合材料 31X31cm  2013-2014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秦冲《生日》  2001年   纸 烟 木台

(责任编辑:罗 喻)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