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中法巴黎专访德美艺嘉CYAP国际市场推广负责人常琛
德美艺嘉常琛接受《艺文中法》栏目专访
采访对象:德美艺嘉CYAP项目国际市场推广负责人常琛
采访时间:2014年3月31日下午(法国时间)
采访地点:巴黎塞纳河畔的La Caféothèque(咖啡厅)
采访人:陈孝覃,纪玉婷,余思若
摄影:雷宛听
【编者按】艺文中国《艺文中法》专题栏目在巴黎艺术博览会上采访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CYAP)项目国际市场推广负责人常琛,了解到作为主办方之一--北京德美艺嘉关于CYAP项目相关扶持计划的方向与内容,以及针对本次参与巴黎艺术博览会的一些感想。
《艺文中法》:可不可以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德美艺嘉?
常琛: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本文简称德美艺嘉)创始人董艺有十多年的金融领域工作经验,精通资本运作,个人非常喜欢艺术并且有自己的收藏。离开投行后创办了德美艺嘉,其基金业务主要以私募的方式运作,有自己的权威艺术顾问团队。购买的作品一般都是有着成熟艺术市场的国内外艺术家,到目前为止基金业务仍然在进行。
2010年有个契机,和直属于中国文化部的中国对外展览中心深度合作并合资组建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并于次年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开启了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CYAP)。
《艺文中法》:能否和我们聊聊国内一二级艺术市场的现状与相较之欧洲艺术市场化的差异?
常琛:为什么现在当代艺术做的这么火,当然在07-08年火过之后有一定的低潮,这中间有一个资本的运作问题,任何一个形式的市场只有资本注入,这个市场才能活泛起来,而且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条件下,一级市场(画廊、艺术博览会)还不够成熟,他的更多资本都会在二级市场,例如拍卖行,所以资本在艺术市场的运作,既是市场发展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需求。
以前德美艺嘉在北京也做过空间,但是,现在国内的大部分艺术机构空间目前都只是圈子内部的一个交流场所,德美艺嘉以前有在北京798做过一个画廊,但是对德美艺嘉来说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我们的客户圈以及藏家群体并不是通过798的画廊氛围而累积到的。
更重要的是,在国内的藏家中,系统性的收藏并不多见,大多数人购买艺术品的需求还主要是为了家装、修饰的基本需要,他们或许并不注重艺术品本身传达的信息,而在欧洲的艺术品市场中,藏家们在保有对艺术热情的同时更加理性的去寻找这个艺术家及作品背后的故事,再去寻找艺术家及其作品与自己的关联是什么,最终达成收藏。
《艺文中法》:关于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CYAP)能和我们相对简单介绍一下吗?
常琛:"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 (以下简称"CYAP")是一项为期5年的扶持推广项目,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扶持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长期性计划。"CYAP"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搭建的国家展览平台,"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资金后盾,世界级的专家评审团,国内专业策划执行团队组合在一起,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
"CYAP"致力于发现和支持中国新一代青年艺术家,鼓励青年交流发展,催化创新,建立新的文化价值观,更广泛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活动、建立合作和推广传播。为参与者拓宽国际视野,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CYAP"试图深入到文化领域和思维惯性模式当中,使创作者能够进行碰撞、沟通和互相激发。"CYAP"强调"专业性"和"研究性",将支持和推动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专业策展人策划的群展、艺术家个展、出版计划、论坛、讲座、WORKSHOP、青年艺术家纪录片、艺术博览会、专业媒体等交流推广项目。"CYAP"将参与到欧美为主的各国中外文化年、国际双年展、大型艺术节等活动中,使中国青年艺术家在全球范围内进入美术馆、艺术机构等有文化影响力机构的视野并成为合作对象,具有专业水准的呈现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创作现状,以及他们所携带的时代和地域的特殊性,为世界艺术生产源源不断输入中国青年的创造力。正如,CYAP的参与、发展、创新、合作的口号以及创立的宗旨"在全世界舞台呈现中国青年的艺术创造"。
CYAP项目是从2011年年底开始策划并启动的,当时国内知名青年策展人付晓东作为项目的召集人,项目伊始,报名的人就已近1500名青年艺术家,四五月份的时候CYAP进入评选阶段,一共邀请了9位来自世界的艺术策展人、美术馆馆长等,评委包括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国际艺术家曾梵志、中央美院院长徐冰、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三星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国际知名策展人巫鸿、南条史生、杨心一博士、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长Martin Roth、著名媒体人洪晃等业内知名人士。后期,评选出来的应该只有10%140位左右艺术家得到机会加入CYAP。
CYAP正如其创立的初衷,制造一个国际的平台去做一个长期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针对评选出来的这100来个人,德美艺嘉计划用五年到十年对其持续的推广和扶持,比如2012年我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中由全球艺术基金会策划的项目,CYAP青年艺术家有幸参与其中,以及2011年莫斯科当代美术馆的CYAP交流展,还有中外的一些大型艺术交流展览我们都会有所参加。今年10月,CYAP将带其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们在尼斯的亚洲艺术馆做一个CYAP项目的推广展览。
另一方面,我们是想通过带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去参加国外的艺博会,用这种商业的模式,让他们去接触国外的市场,一般的公司甚至一些权威的艺术机构是很难做到这些的,我们是希望他们能够与国际接轨,能够与国外这种一线的市场的运营方式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视野和学术交流学习的机会。
《艺文中法》:不同于艺术巴黎的其他参展画廊,德美艺嘉并没有开展实体经营业务,那么如何接洽组委会并参与其中呢?
常琛:像巴黎艺术博览会这种平台一定有他的审核标准,今年又正好是中法建交50周年,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给中国画廊是非常不错的。来之前我也有和巴黎艺博会的组委会有过个深入的交流,希望他们能够给中国青年艺术家这样一个机会。组委会里有几家老牌的画廊,他的评选制度还是要相对严格一点的,在整体的评选过程中, 有自己的一个标准。我们做过很多努力,和他们也有过多次的沟通,对我来说也是一件特别欣慰的一件事,能够给中国年轻艺术家这样一个机会。
《艺文中法》:巴黎艺博会的组委会在评选过程中,他们对中国画廊评选的标准是什么?
常琛:从巴黎艺术博览会现场的状况来说,他们对中国艺术家的有些海外背景,有些画廊其实带来的作品并没有那么一线,例如刘勃麟的选择,其实刘勃麟的海外经历还算丰富,之前在美国呆了很久,他也是广泛的被欧洲美国收藏,很多画廊你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而且这些画廊都会特意拿出来展,还有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他们也是很支持的,包括法国一家画廊推出的刘正勇等,他也是我们青年扶持推广计划中的艺术家,明年在瑞士我们打算做一个他的个展。个人觉得组委会评选的角度还是挺欧洲的,还需要艺术家有一定自己的语言,他们挺注重这方面东西。
《艺文中法》:在艺博会现场,除了中国画廊会展示自己本国艺术家的作品,欧洲画廊里也会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展出,这种现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或只是针对这次艺博会的主题“看东方”而刻意为之?
常琛:我印象中应该是第一次,大范围的都有中国元素似乎真是第一次,中法文化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历史渊源的,从赵无极、常玉、吴冠中那个年代或者更早,包括中国领导人周恩来等都与法国有些渊源,作为欧洲国家法国也是相较之比较了解中国的,正好也为之呼应主题。如果说到底这种现象是政治因素使然还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渐渐真的被欧洲国家认可,应该原因都有,这次正好习近平访问欧洲,中法涉及到政治上经济上的合作,这是一个双边文化的交流,国内也同时正在开展相应的“中法建交50周年”的文化活动,正好也是顺应这种口号,中国不管在欧洲还是美国都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从申请签证的便利程度上看也可以看出中法文化交流正在渐渐放宽,以及对中国的文化输出的一种重视。
《艺文中法》:巴黎艺术博览会现场有哪些印象让你深刻的板块吗?
常琛:最特别的还是要属中国的画廊现场。就像之前的纽约军械库上UCCA的馆长田菲宇做的项目,引来很多的关注,一下就把中国的当代艺术带入前沿的阶段,或许有可能近年就是“中国年”吧,我们带来的作品还是挺符合欧洲人口味的。
《艺文中法》:青年艺术家的扶持推广计划的下一步计划是怎么样的呢?
常琛:我们应该还是学术和市场兼顾着去做,学术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重点,其中包括国内美术馆的展览以及国际美术馆的展览等等,一般欧洲美术馆的展览都需要有两三年的申请和筹备,像有官方的帮助我们下步计划的展览在莫斯科和德国的美术馆或许只需要两三个月就可以实施,这是官方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优势;还有市场角度来说的话,会参与一些国际的艺博会这样,主要还是会选择一些经济比较强的区域去做,或许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可以做,但是力度不会像法国和美国要强,因为其中涉及到成本核算的问题。
《艺文中法》:基于本次参加巴黎艺术博览会,您认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哪里?
常琛:因为德美艺嘉是第一次带着CYAP的艺术家作品参加巴黎艺术博览会,自然没有长期的一个固有客户群体,或者说长期与法国客户的接触,销售上还是会有些吃力,如果说我们在法国当地有这么一个客户群体会相对轻松一些。
《艺文中法》:未来的中法上的艺术交流,德美艺嘉有哪些计划?并给《艺文中法》专栏给点建议。
常琛:正如之前所说,2014年10月份在法国尼斯亚洲美术馆,由德美艺嘉和中国展览中心主办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群展。同时,希望《艺文中法》能够坚定持续的做下去,也希望艺文中国《艺文中法》越办越好。
艺文中国《艺文中法》巴黎团队和德美艺嘉常琛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
艺文中国《艺文中法》专题阅读链接:http://www.ywen.com.cn/zt/zf/
(责任编辑:王 理)
文章热词:
上一篇:法国当代风情油画展将亮相艺博会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