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的进击:世界顶尖画廊开辟巨型空间

时间:2013年10月02日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

画廊的进击:世界顶尖画廊开辟巨型空间
理查德·塞拉在高古轩画廊的展览

    随着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巨型作品需求的增长,世界顶尖的画廊纷纷开辟出新的巨型空间,颠覆这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建筑师和一些画商分析,这些巨型画廊的出现也许表现了而今市场催化下的膨胀心理,也可能只是代表了现代艺术画廊进程中又一个开拓性的举措。

    来自纽约的艺术家洛克西·佩恩计划今秋在芝加哥展出实物大小的一家快餐店立体模型,该模型大到桦木外观小到餐厅习惯都被精心雕刻。在巴黎,德国艺术家格尔齐·巴斯里兹将为其创作的12英尺高的青铜妇女像揭幕。与此同时,马修·戴伊·杰克逊将其最新创作带到了纽约——一辆长达13英尺的跑车,这辆跑车由他叔叔设计,他的表弟制造完成,并被其工作人员在通往新泽西的大道上撞毁了。

    暂时,这些最新艺术创作还不会在博物馆出现。得益于逐渐复苏的全球艺术市场,一些世界顶尖的画廊老板正动力勃发地意图掀起一股建筑画廊新空间的浪潮,不论是改建的工厂、滚轴溜冰室,抑或是飞机库,都是他们装载现代艺术的新载体。其结果是,本季最受期待的艺术展都是在画廊展出,而非传统的博物馆。

    而今展出的艺术作品常常都是庞然大物,甚至需要起重机和成队的工人来搬运。曾几何时,会为这种巨型艺术品买单的只有博物馆,但就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多富裕的藏家开始购买这种大型的、标志性的艺术品。而画商们也开始去寻觅那些从很远处就能博人眼球的艺术品,这种以作品的大小作为评判标准的情况在过去几代从未出现过。

    足球场那么大的画廊

    大约两年前,白立方画廊在伦敦南部新建了一座58000平方英尺的空间,这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的尺寸彼时引起热议。今年1月,瑞士的豪瑟和沃斯画廊将纽约切尔西区一处溜冰场及***改建为了占地足有24700平方英尺的画廊。还有艺术家为其设计了一个别致的酒吧,专在周末免费供应咖啡。画廊总监马克·佩约特表示,“我们可不需要靠出售咖啡来挣钱。”

    去年10月,世界第二大画廊空间开幕。这个由澳大利亚画商塔达乌斯·罗帕克执掌的空间群由巴黎市郊的8个工厂建筑改建而来,占地50000平方英尺。该空间造价达到1000万美元,可以划分出区域来展示行为艺术,同时也为像安塞姆·基弗等访问艺术家准备了一些套房。然而近日,罗帕克意识到艺术家会担心建筑群本身太吸引眼球,不愿意在他的新址驻留。基于此,他在几个街区外又租了一块地。“我可不想让我的艺术家们感觉他们是在一个动物园里。”

    一些画廊开始津津乐道于它们和博物馆一样拥有观众席、放映室、顶层花园、书店等服务设施。在那些最大的画廊所举办的展览通常要提前两年就开始策划,而布展则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一旦开始展出,持续时间会达几个月之久,这个时间长度和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时间接近,却大大不同于传统画廊那种每个月都要换新展的模式。

    纽约的拉里·高古轩作为首批支持这种巨型画廊模式的画廊老板之一,就以善于为其空间匹配同样巨大的艺术作品闻名业界。在纽约秋季艺术季渐次展开时,他在纽约的最大两所画廊却要闭馆六周,这是由于他旗下的一位雕塑家理查德·塞拉需要整整六周时间为他在10月26日开幕的个展进行布置。塞拉善于创作巨大的钢结构雕塑,他的雕塑作品曲线婀娜,且多用铁锈色,使人容易联想到巨型船体。

    市场催化膨胀心理

    建筑师和一些画商分析,这些巨型画廊的出现也许表现了而今市场催化下的膨胀心理,也可能只是代表了现代艺术画廊进程中又一个开拓性的举措。无论如何,这一进程都在切切实实地影响人们欣赏和购买艺术的方式。大约在一个世纪以前,从纽约到伦敦甚至更偏远一些的画廊都用镀金画框作为装饰来吸引一些独栋别墅的主人。而在二战的大规模破坏后,奢华的装饰让位给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抽象概念。画作风格越发狂野,雕塑作品也愈显厚重,但这些作品仍旧能够在9英尺高的空间中得到完美展示。上世纪60年代,许多画廊聚集到了纽约的苏荷区,每栋建筑都有高大的铸铁窗扉、锡制的天花板和木地板结构。

    而今,阁楼风格的建筑正在成为主流。艺术家常常在工业空间制作艺术,而画廊老板也开始用这种方式向买家呈现艺术。这两者似乎产生了非常协调的同步效应——艺术家制作越来越大的作品,以至于需要更大的空间来盛放。直到上世纪80年代,纽约的画廊老板开始将其空间迁移到切尔西街区附近更大的车间和仓库中,在那儿逐渐成形的画廊就成为了今天工业型画廊的标准。在那期间设计了至少40家画廊的建筑师理查德·格鲁克曼这样说道。现在你走进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家画廊,仔细观察那些空间结构上的特征:白墙、水泥地板、天窗,还有开放式的布局,都使得容纳笨重巨大的艺术品成为可能。

    从画商的角度来说,他们旗下的艺术家不断地要求更大的空间来展示其雄心勃勃的作品,以至于他们只能不断扩大画廊的面积。芝加哥卡维·古朴塔画廊总监表示,为了使画廊保持竞争力,同时也要使画廊赖以生存的那些明星艺术家们不致落后于其竞争对手,除了跟上步伐,别无他法。卡维·古朴塔画廊于9月20日在芝加哥西环距其原址不远的地方开出占地面积8000平方英尺的新展厅。开幕展是由佩恩设计的桦木小饭馆,还有一个核电站控制室的等大金属复制品。两件作品都将在馆内陈列。

    白立方画廊一位总监蒂姆·马洛分析说,这一现象是“由艺术家领导,市场跟风的”。

    这就像是那个古老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些艺术家承认他们既可以利用也可以舍弃那些多余出来的空间,但是画廊的老板却需要不断增大空间来招引新的艺术家和藏家。在跑车上做文章的艺术家杰克逊表示,他并没有要求豪瑟和沃斯画廊给他更多的空间,不过他确实很中意画廊在切尔西那块大空间所提供的灵活性。

    在展览中,杰克逊搭建了几块与天花板等高的石膏板,沿着画廊主干部分铺陈,作为展示其大型的雕塑和绘画作品的分界物。除了跑车的设计,他还将展出一系列建立在快照基础上的雕塑作品,其中包括米开朗琪罗的《圣殇》,以及奥古斯丁·罗丹创作于1889年的《加莱市民》。

    几周前,当杰克逊的装置仍在布展期间时,其老板佩约特就已参观过画廊的大厅。石膏板的分界物已然竖立起来,但是工人们仍旧在期待着那些几吨重的雕塑和跑车可以尽快运来,毕竟少了它们,这个修长的、采光透亮的屋子就像一个空荡荡的超级卖场。

    迈阿密藏家丹尼斯·肖尔表示他最近在一些商业场合见过一些足以让任何博物馆人眼红不已的展览。然而,原本那种能够漫步在舒适空间的亲密感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巨型空间带来一种新的感受——力量以及庄重感。

    大,不是唯一的选择

   
对艺术作品大尺寸的强调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影响艺术价值的判断。虽然直到近期,顶尖的艺术家们仍然认为毕加索蓝色时期一幅小型画作的艺术价值要高过他后来尺幅更大的“火枪手”。而今,一位艺术家最大幅的作品可能就是他在拍卖市场最昂贵的拍品,无论这一创作是否在其职业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久前,俄罗斯藏家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以创纪录的8630万美元在苏富比买下了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画》,这是一件由三幅高6英尺的海绿色的嵌板所组成的作品。

    苏富比专家亚历克斯·洛特表示他相信“巨型画廊”对吸引新的藏家来购买超大型的艺术品是有积极作用的。通过苏富比的展厅,他也直接认识到有些艺术品确实在广阔的实体空间中看起来效果绝佳,也卖得更好。“对理查德·塞拉来说,填满一个空间可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你把这5000平方英尺的地方扔给别人去,效果可能就不会那么好了,他也许只是做了简单的堆砌。”

    塞拉对这一点表示赞同,“每个人的需求各异,画廊不应该将扩张当成不变的准则,那就很蠢了。大的尺寸本身可不是什么优点。”

    究竟多大才是“太大”呢?这就像是画廊界的一个问答游戏,至今未有标准答案。佩约特又在洛杉矶为豪瑟和沃斯画廊寻找新空间,在他心目中,要找的空间必定是10000平方英尺以上的。而大多数中型的画廊老板也正绞尽脑汁追寻更大的空间。以推出像利亚姆·吉利克这样的艺术家而出名的画商卡西·卡普兰在过去20年中正稳步拓展其画廊领地,从一个仅400平方英尺的办公小间发展到现在切尔西街区5000平方英尺的占地。尽管如此,卡普兰却表示2015年租约到期以后他就会搬出去,是否会找寻更大的空间来替代现在也不是很清楚。

    卡普兰说他对于这股“迷恋”切尔西街区的风气已经感到厌倦了,事实上他觉得如果他搬去偏远的郊外,比如说哈勒姆,也许人们的关注又会回归到艺术本身。“现在人们参观画廊很少谈及艺术,他们热衷于讨论画廊的空间有多大,或者是否能获得特许。反正我对这个不感兴趣。”

    事实上,那些巨型画廊为了使其空间更富吸引力,也在寻求和尝试不同的方式。自从豪瑟和沃斯画廊去年搬至切尔西以后,这家画廊保留了其在上东区一家连体别墅的原址,那里仍可举办一些能够吸引市中心居民的展出。接下来,该画廊将会布置一个巴西构成主义艺术的历史展,展品多为几何形的绘画。

    马洛表示自己对于白立方画廊的扩建从未后悔。自从去年那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在伦敦开幕以来,大约有13万观众前往观看,这一数字要超过另两家较小画廊的客流量总和。

    和大趋势相反,有些艺术家抱持不同观点。在跑车上做文章的杰克逊计划开一间非营利的小画廊,取名地堡259(Bunker 259)。这家画廊将坐落在布鲁克林他工作室所在的同一幢大楼,画廊的理念即在一段时间只展出一位画家的一件作品,来访者还将得到咖啡和午茶的款待。他的这间画廊大约只有160平方英尺。“一间起居室的大小吧。”他自己说。(作者:陈诗悦 编译)
(责任编辑:文 婷)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