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镇墓出土花鸟画浅析(2)

时间:2013年09月05日信息来源:收藏界 【字体:


明代王镇墓出土花鸟画浅析
夏昶《墨竹图》  纵25厘米  横27.7厘米  纸本墨笔

    夏昶《墨竹图》

    《墨竹图》中竹竿的画法,以细笔淡墨为主,笔笔皆有骨力,表现的是被风吹拂起来、飘逸的竹子形象。竹叶则以浓墨阔笔为之。画面右上角最上端,竹叶舒展着向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展开,而其中许多竹叶则是穿插在枝干之间,层次鲜明。画面左下方,竹子主干以外还旁逸出分枝,其上的片片竹叶以“个”字和“介”字的形态,向右下方层层叠叠地低垂着,而叶片之间的穿插也可谓疏密得当,得心应手。竹枝以淡墨为之,竹枝刻画轻盈有骨力,竹叶的刻画用笔凝重,以浓墨为之。竹枝与竹叶可谓浓淡相宜,相得益彰。

    夏昶《墨竹图》的构图属于“折枝小景式”,在章法上不受竹子的生长方向和整体姿态的限制,是一种特写式的构图。构图中追求不对称中的协调、自然与生动之美。夏昶的《墨竹图 》中无款署,只钤有“夏氏仲昭”和“游戏翰墨”两方白文印章。

    夏昶(1388-1470年),字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江苏昆山人,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为翰林庶吉士,授中书舍人,官至太常寺卿,是明代前期的画竹大家。其画竹师法明朝初年著名墨竹画家王绂。用笔浑圆,多用浓墨作画,气势沉着,笔墨凝重。夏昶笔下的竹竿、竹节、竹叶都笔笔相连,笔笔相应,可谓是一气呵成,有“夏卿一枝竹,西凉十锭金”之美誉。文徵明曾在路过南京时,也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慎勿画竹,此中有人矣。”

明代王镇墓出土花鸟画浅析
丁文暹《秋树双雀图》  纵28.1厘米  横55厘米  纸本墨笔

    丁文暹《秋树双雀图》

    《秋树双雀图》采取中间构图法,画家以侧锋、顿笔和断断续续的笔法来描绘秋树的枝干,注意到枝干的真实而自然的粗细过渡,画中刻画秋树的枝干,一直向上延伸到画面的最上端。画家用创造性的淡墨勾圈来描绘低矮处枝干上的树叶,笔意率真多变,这些树叶似花又似叶,表现了生动活泼、光影交错和多姿多彩的写意画意境。

    《秋树双雀图》中,画家笔下的花鸟完全没有刻意的经营和造作。画家以没骨画法画树枝上的一对雀鸟,用笔粗率而简略,不求工细和严谨。其中,描绘有一只雀鸟侧面形象,雀鸟的首、尾、喙、羽等部位的形和神都被仔细地刻画出来,姿态真实可爱。而另一只雀鸟,则被画家刻画为正面形象,而雀首则是向左侧扭转和眺望的姿态。画家惜墨如金,仅仅刻画出雀鸟的雀首、雀身和攀在枝干上的雀爪,却以简胜繁,尤为生动传神。雀鸟回首凝望的姿态,也引发出观者想象中更为丰富而精彩的画外风景。

    《秋树双雀图》虽然是横幅,但画面中的枝叶、枝干却是向上的纵向构图,引导着观看者的视线;画面中树干的S形走势,使得画卷中写意和粗率的笔致增添了几分文人水墨花鸟画的秀媚。此外,画面中枝干是向右弯曲延伸,而枝叶被描绘在画面的左下方,也实现了画面构图上的一种均衡。《秋树双雀图》成功地用写意而简练的笔墨勾勒出老硬的树干、柔软的细枝、柔嫩的叶簇和顾盼多姿的雀鸟,以及蕴含其中的内在张力与神韵,堪称是明代一幅珍贵的、介于文人绘画与宫廷院体绘画风格之间的花鸟画作品。

    丁文暹(1827-1890年),号竹坡,明代江西瑞金人,喜爱弄笔作墨戏,禽鸟枯木颇为精到,兼善山水。(作者:戚敏)
(责任编辑:王 理)
文章热词:

上一篇:阮江华作品赏析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