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的邮票有历史温度

时间:2013年08月15日信息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林静 【字体:

用过的邮票有历史温度
描绘日军投降场景的邮票

    20年

    华人收藏二战邮票    铁证日军侵略史实


    1945年的今天,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加拿大籍华人收藏家邵子林向本报展示了在国外通过竞拍、交换所得的日本天皇签投降书等珍贵邮票和实寄封。他说,因为日本战败,日皇下命毁灭所有证据,存世的实寄封非常少。“有史为证,铁案如山,我希望通过展示这些邮票,让大家能够铭记历史。”

    集邮花费了积蓄八成

    邵子林祖籍在广东佛山,1985年去香港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移居加拿大,他从小就对邮票收藏非常痴迷。这几十年来他未改初衷,一直都在收藏各种题材的邮票,其中二战题材的邮票他格外感兴趣,他花了20多年收藏了欧洲和亚洲从1938年到1945年期间几乎所有关于二战的邮票。

    邵子林说:“在国内跟日本侵华有关的邮票十分少见,我收藏的这个题材的邮票都是在国外通过向集邮公司购买、在拍卖行竞拍、和国外的收藏家交换得来的。我在集邮上的花费已经占据了我积蓄的80%。”

    为什么邵子林对二战题材的邮票格外在意呢?邵子林告诉记者,二战期间日军侵华香港沦陷,他的爷爷当年在香港广九线做列车长为日本人打工。那个时候,爷爷给他讲述了很多日军在华的罪行。长大后,他越发认识到二战对人类生活、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二战题材的邮票我收藏了两大本,我希望能够通过邮票简明直观的把历史呈现出来。”

    从佛山坐车到北京路买邮票

    邵子林早年曾经在佛山石门中学读书,他从十三四岁时起就开始痴迷邮票收藏了。他说,那个时候为了买邮票,每天省下几分钱,积蓄到一定的金额就会花上一毛五分钱,从佛山坐车辗转到广州北京路的青少年宫购买邮票。

    移居加拿大后,邵子林发现加拿大的邮局和邮票专卖公司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公告将有哪些邮票上拍,于是他经常前往,为自己感兴趣的邮票下价,之后如果发现有人下的价更高,他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价格;到了拍卖当天,只要没到开拍时间,仍然可以改价,最终基本为价高者得。

    为什么邵子林会中意收藏实寄封?他说:“国外的集邮爱好者常常愿意出市场价的五倍以上来购买一件实寄封,因为实寄封上的邮票是用过的,有历史的温度。”
(责任编辑:王 理)
文章热词:

上一篇:钱币达人砸60万元自办钱币展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